“北大门”下“白衣执旗”

——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以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工作纪略

版次:20    作者:苏展、冯杰、李露2025年01月13日

医院全景

“壹心护”数字应用签约启动

手术现场

开展义诊

与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共同开展医共体工作

现代化的检测设备

为辖区高校学生开展检查

跨越百年潮未落,逐梦千秋再扬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位于江津“北大门”的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区一院”),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带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光荣使命,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由基层卫生院向区级医院全面转型,以全新的姿态“执旗”,守护着江津健康的“北大门”。

“红”与“白”有机融合

红色,象征着激情;白色,象征着生命。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区一院党总支就明确了“思想建设在前,组织基础为基,让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各个环节”的工作理念,在党建统领业务、党建提升服务等“党建+”上持续发力,使“党建红”与“生命白”实现有机融合。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高校多、专业市场多、医防融合开展困难的实际情况,医院以党总支下辖的7个党支部牵头,针对不同服务群体对象,组建了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团共33个团队,与双福街道联合,创新开展“家庭医生+网格员”服务,累计签约人数实现历年最高。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创新模式,医院服务人群由原来的社区居民、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为主,拓展到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健康及亚健康群体。并以此为载体,实现了与党员志愿服务的高度融合,2024年全年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开展公益宣讲活动100余场,帮助辖区家庭解决2000余个医疗问题。

“生命白”的不断优化,也促使“党建红”不断发力。为有效督促指导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和支部特色打造,医院党总支积极开展“一示范三优秀”创建工作,公共卫生党支部创建示范党支部,医技党支部、外科党支部、内科党支部创建优秀党支部,行政第一党支部、行政第二党支部、行政第三党支部创建合格党支部。制定党支部考评办法、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党建工作具体化形象化。各支部严格落实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全年各党支部参与科室决策200余项。积极开展“一支一品”建设活动,各支部自建品牌,成立了技术攻关突击队、“赛马”比拼突击队、党员促建工作队等,在以党建统领业务发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有效诠释了“凸显特色,聚点为面”的工作思路,做到了党建与医院事业同频共振。

“市”与“区”携手未来

“这里是江津北大门,更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对未来共同的期待,也是最终携手形成合作的动力。”区一院党总支书记梁平认为。

事实上,该院“打造西部科学城江津片区医疗中心,建成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并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的目标也正通过一次次行动逐步成为现实:

2024年11月1日,一场市、区共同参与的大型义诊宣传活动在双福时代广场冒雨举行,8位来自重医附二院的医疗专家与区一院医务团队携手,累计为400余名群众提供了妇科、骨科、胃肠、眼科、呼吸、泌尿、重症、康复等多个学科的医疗服务,受到居民广泛好评,并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000余份,成为双方正式“携手”的良好开端。

通过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达成深度合作,重医附二院成为医院技术指导医院,重医附二院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专家正式入驻区一院,长期入驻区一院“名医门诊”开展工作,通过临床诊疗、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方式,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科室发展规划、服务质效提升方面提供坚强支撑,成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携手合作中少见的长期案例。

同时,医院与重大附属肿瘤医院、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与重大附属江津医院、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开展医共体医联体合作,全方位提升医院软实力。去年以来,医院已邀请专家手术示教、带教查房100余次,开展呼吸疾病、急诊急救、肿瘤防治、护理服务等专题培训20余场,医院专科发展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陈”与“新”互相促进

双福辖区常住人口182176人,占全区人口13.4%以上,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7.17%,高龄、失能与半失能、母婴等群体基数大,存在出院后康复就医不便问题。

群众的需求决定了医院要以全新的思路推出全新的服务。

2024年7月22日,由区一院打造的“壹心护”数字应用平台正式上线,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首个“互联网+智慧医养”数字应用平台。

该平台首批上线的医养服务分为母婴健康服务、专项护理服务、颈肩腰康复服务、口腔健康服务四大类,包括婴儿黄疸测定、普通伤口护理、导尿管置换、颈椎套餐、急性腰痛套餐、口腔菌斑监测等共计20个具体服务项目。从日常的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到专业的康复指导、专项护理等,全方位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而依托先进的调度系统和高效的智慧网络,“壹心护”可实现用户手机一键下单后,最快30分钟内即有专业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不便来院就诊者紧急情况下的健康需求,提供了“足不出户,优享专业医护”的医养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完成小程序注册2260人,上门服务100余单。

“‘壹心护’数字应用平台运用,彰显了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主动融入全区深化数字健康建设的实际行动。”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平台的成功上线也是区一院以“新质动能”赋能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

“线上”推进的同时,“线下”的更新也在日新月异。

2024年,医院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实施院区改造升级,新建血液透析中心、皮肤诊疗中心、内镜中心、重症监护室、儿科诊疗大厅,全面更新导视系统和信息系统,增设医用电梯,更换配套设施1000余件,添置了钬激光治疗机等医疗设备39台件,开通微信“掌上医院”、工伤保险联网结算和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查询服务,引入人脸识别医保终端系统,增添“陪办”服务,实现就诊缴费“一站式”服务和自主多元化“一码”结算,一所现代化、变革型、创新型的区域医疗中心初见规模。

2024年,区一院在党建统领下,以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医院为目标导向,以数字化改革、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外延,以与市区三级医院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以实施院区改造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努力打造“干得起”的医院。全年实现门诊量212294人次,比2023年增长29.03%;住院床日比2023年增长6.17%。在医院业务增长的同时,门诊人次收费同比下降19%,出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6%,群众满意度提高到97%。

本版图文由苏展、冯杰、李露提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