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1 作者:谢君2023年08月30日
记者 谢君
夏尽秋来,天高云淡,俯瞰津城大地,一江碧水绕青山,公园绿地美如画,城乡面貌焕新颜……这一幕幕赏心悦目的美景,凝结着全区人民建设美丽江津的决心和汗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年以来,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坚决打好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给全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川渝携手打好碧水保卫战
江津,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地处长江上游,辖区有重庆境内最长的127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大保护,江津担负着重庆段“前哨”监测的重大责任。而塘河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孕育了塘河古镇、白沙古镇等历史文化名镇,也沉淀了深厚而灿烂的文明历史。
今年上半年,全区26条河流共60个河长制考核断面实际检测356次,塘河水质达标率为100%。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从前,塘河流域养殖户众多,部分养殖尾水被直接排入河道,原本清波碧浪的塘河水开始散发出一股臭味,遇到下雨天臭味更明显。
作为江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打好碧水保卫战,迫在眉睫。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塘河镇随即成立由镇双总河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镇、村河长+禁捕队伍+执法队伍+保洁队伍”的巡护网络,形成齐抓共管格局。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塘河镇各级河长累计巡河559人次,处置问题23条。
日前,在重庆市江津区与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交界处,巡河员发现有一条小溪从一个隐蔽的山沟里流出,溪水有些发浑,散发着浓烈的臭味。村级河长袁淑容便带队顺着这条小溪往前搜索,在一个极其隐蔽的拐弯处,终于发现了污染源——一个养猪场。
据附近村民介绍,这条小溪名叫江津沟,这个养猪场就建在溪边几十米处,最多时养了400多头猪。由于养殖场负责人环保意识薄弱,场里的粪水经过化粪池临时囤积后就直接排入沟里。后因效益不好,该养殖场今年已停用,但化粪池里仍有大量粪水,雨水裹挟着粪水溢出来,对流入的溪河造成污染。
由于该养殖场地处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不在重庆辖区内,袁淑容向塘河镇政府作了情况汇报后,镇村两级河长立即赶赴南滩镇进行协商。在两镇巡河员努力下,化粪池得到了妥善处置,昔日的清波碧浪又重现在塘河岸边。
大江奔腾,清水东流,川渝联合治水的手越握越紧。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塘河镇党委政府分别与四川省合江县白鹿镇、石龙镇签订塘河跨界治理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川渝“护水联盟”正式成立。
而今,在塘河段江津沟至苗儿嘴7公里段,塘河镇就与合江县白鹿镇开展跨界治理合作。双方通过助推《塘河流域生态发展规划》编制、塘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监管和执法合作等,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经济共赢的区域协同治理新格局。
塘河以它古老淳朴的笔墨,静静描绘着清新雅致的水乡画卷,一笔一墨都绘制出古镇的秀美风情。
川渝携手治理塘河流域水污染仅是我区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区区级河长完成巡河71次,较去年同期53次有较大提高;镇、村级河长巡河分别为1036次、16807次。河长巡河上报问题388件,办结375件,办结率97%,均较去年同期提高。不仅如此,我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第一、二季度水质达标率100%,第一、二季度“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6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三实”发力推动蓝天行动见实效
初秋的傍晚,空气中已经有丝丝凉意,市民刘先生带着家人在鼎山公园散步。空气清新,水清草绿,鼎山公园如同绿色大氧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休闲娱乐。
蓝天常驻、空气常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截至6月30日,全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0天,同比增加3天,增加数居全市第一;主要污染物SO2和O3浓度同比有所下降;我区空气质量在全市29个重点控制区域中排名稳固上升。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证明。(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