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3 作者:2024年01月31日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在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市委袁家军书记对全市政协工作提出的“四个聚焦”要求,以开展“四心四讲”履职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渝事好商量——讲出‘津’点子”等具有江津辨识度的协商品牌,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一年来,全区政协系统开展各类协商93次,开展调研视察117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63篇,提出意见建议920条,各类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意见建议获区领导批示交办转办89件次。区政府区政协季度协商经验做法登上《人民政协报》头版,《重庆江津区:谋发展献良策聚合力书写新时代履职答卷》获评2022年度重庆市政协好新闻一等奖,全区政协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呈现新气象,为推动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政协答卷、展示了政协风采、作出了政协贡献。
坚持维护核心讲政治,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机关干部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引领广大政协委员深化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的制度认识。主席会成员带头到分管领域开展宣讲,带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开展宣讲236场次。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坚决落实市委、区委安排部署。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等市委、区委关心的重点工作深化履职实践,认真制定并落实年度协商计划,形成各类专项协商成果32篇,邀请党政有关部门到政协通报专项工作30次,参与专题协商12次。
全面加强新时代政协党的建设。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十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建统领各项履职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政协事业发展优势。
坚持服务中心讲作为,助推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年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重点协商22项、重点通报11项、重点视察14项、重点调研21项,做到高站位谋事、高水平建言、高质量履职。
聚焦市委“一号工程”积极建言。牢固树立川渝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瞄准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明确区政协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10项重点任务。
紧扣现代化新江津建设聚智出力。准确把握江津“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争当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定位,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建诤言、献良策,12篇成果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常委会首创“1+6”模式,围绕宜居城市建设主课题和6个子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协商成果获4位区领导批示,并转送相关部门办理。主席会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等10项课题开展专题协商,有效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施策。深化区政府区政协季度协商,助推川渝“江津石蟆—泸州合江”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
围绕开放发展重点领域广泛调研。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抓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组织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开展调研。常委会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为题,为江津“招大培强”牵线搭桥。围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形成调研成果14篇;围绕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监督性视察3次;围绕文旅融合发展,聚焦开展重点视察4次。
发挥在津市政协委员作用助推发展。组织在津市政协委员围绕融城道路、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交提案21件。
坚持凝聚人心讲团结,激发各界同向同行的共识力量
深化联络联谊工作。健全“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开展“主席接待委员日”活动,主席会成员走访看望委员100余人次。创新开展江津区中学生走进政协暨模拟提案活动;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邀请部分委员参与调研,参加会议并列席发言65人次;召开区政协各专委会对口联系部门座谈会6场,涉及区级单位73家,收集意见建议82条。
突出界别小组特色。利用界别活动小组平台,各小组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协商议政、团结联谊、公益服务等活动40余场次。
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深化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深入开展“渝事好商量——讲出‘津点子’”主题实践活动。对标“一阵地一特色一品牌”,打造6个极具辨识度的委员工作室,金色黄庄政协委员工作室入选首批9个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全区23个委员工作室全年共开展“微协商”25次,讲出“津”点子28个,推动解决实际问题23个。
抓实文史及宣传工作。依托1本文史资料、1本《江津政协》杂志、1份手机报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搭建“3+N”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在《人民政协报》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各类稿件109篇。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以“江河纪事”为题,编印《江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收录人文故事106篇。
坚持反映民心讲责任,促进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改进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区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27件,区政协各专委会点对点督办提案407件,办结率达100%,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获采用306篇,同比增长153%。44篇信息获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交办。
聚力社会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政协广泛行动”履职活动。区政协办公室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贾嗣镇龙山村工作队完成轮换交接,13个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实际,引进农业种养特色产业,打造休闲文旅路线,争取各类政策项目资金394万元。发挥人民政协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作用,将政协协商与“三会”解决“三事”基层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就地就近组织委员参与群众“家门口”的协商,推动7个民生实事落地实施。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组织40名常委赴全国政协培训基地开展能力培训,对120名新任政协委员进行专项培训,评选年度优秀委员43名。激励委员多读书、读好书,举办“书香溢政协·悦读促履职”读书分享会,评选优秀读书学员46名;经济界别委员企业威马农机成功上市,实现江津本土培育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创新举办“青年小课堂”经验做法获市政协工作信息刊载推广,区政协办公室获评市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区政协经济委获评全市政协系统履职贡献10个优秀组织之一。
2024年
工作思路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江津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明确了开创现代化新江津建设新局面的目标任务,为政协新一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积极履行政协各项职能;深入开展“四心四讲”履职实践活动,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新时代新征程新江津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理论学习宣传,引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和广大委员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中心任务,着力增强协商民主实效
注重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紧扣党政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拓宽协商广度,强化议政深度,提升建言高度,引领广大政协委员成为江津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
抓好团结合作,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增进合作共识,强化联络联谊,推进基层协商,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建好委员“大家庭”,搭好群众“连心桥”,进一步激发全区政协系统团结奋进的履职活力。
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工作效能和履职水平
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营造委员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活力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