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7 作者:廖洋 廖秋平 黄梅2024年01月31日
德感工业园全景
江记酒庄自动化生产线
①重齿公司风电齿轮箱工人清点即将发货的齿轮箱
②渝丰科技生产车间
③珞璜工业园新貌
工业有力量,经济有活力。
去年,区经济信息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结构更优、发展质量更高、企业创新能力更强、融合发展程度更深,加快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工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8%。
长江之畔,跳动着工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企业提质增效 释放发展“新潜能”
2023年,区经济信息委深化亩均改革,不断挖潜增效。起草《江津区制造业亩均论英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亩均工作的延续性、统一性和指导性。加强对园区低效用地、闲置用地、闲置厂房(含标准厂房)的整改督促,13家企业新利用闲置(低效)用地面积409亩,24家企业新利用闲置厂房面积4.6万平方米,7家企业新利用6.9万平方米闲置标准厂房,新增投资26.9亿元,预计新增产值5.5亿元。围绕50家骨干企业、50家优质企业、50家低效企业完成倍增目标,通过重点实施“骨干企业数量倍增”“优质企业规模倍增”“低效企业质量倍增”“数智绿色改造倍增”和“企业创新能力倍增”五大行动,推进全区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10亿级企业20家、20亿级企业11家、50亿级企业4家。
与此同时,强化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投达产项目的监测调度,实时掌握化解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问题。针对出现负增长的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企稳增效攻坚行动,把准企业痛点难点,分类施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通过融资、技改、招聘人才、拓展市场等措施精准帮扶,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强化部门协同,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在用工、用地、用能、融资、物流、创新等各方面切实得到实惠。2023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4家,其中新建升规企业9家。23家企业列入重庆市“双百企业”名单,润通控股、哈韦斯特铝获评2023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
产业结构重塑 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3年,我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系列“新动能”奋力突围、成长壮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我区深度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印发《深入推进江津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构建江津区“3+3+X”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广泛开展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固链,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壮大装备制造、汽摩、先进材料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加大产业转移对接力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速构建具有全市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补齐短板,加快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快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企业、高技术企业引育,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高技术企业比重不断提升。积极引育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一个个优质项目的签约引进也为发展增添了后劲。我区先后出台《重庆市江津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江津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行动方案(2023-2027年)》,邀请行业专家举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机遇分析”专题讲座,聘请专业机构撰写《江津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招商分析报告》,签约引进了巨湾技研新能源电池、耐世特REPS生产基地、宏欣科技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项目;积极打造500亿光伏产业园,制定光伏产业招商图谱,成立江津区光伏产业发展专班,编制《江津区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印发《重庆市江津区整区屋顶光伏建设奖励扶助资金申领实施办法》《重庆市江津区支持整区屋顶光伏建设奖励扶助资金申报指南》。签约引进了无锡众能光储科技年产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西南基地项目、港银智慧新能源等光伏及相关项目。
深化企业服务 激发发展“新活力”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
2023年,区经济信息委深化企业服务,全面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遍访规上工业企业助企纾困,强化223名专员对559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全面推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做好问题收集,平台录入问题超过250件,办结率100%。强化政策引导,推荐76个项目争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重庆市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7711.5万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副总进企业”获评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最佳案例,累计收集138家企业创新难题和人才需求,共45名知名专家教授受聘“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8亿元;组织各种专题培训5场,累计参加培训人数600余人,持续提升企业人才能力和素质。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新增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9家,累计32家,培育创新型企业28家,累计193家。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工业设计中心江津分中心为载体,实现工业设计市区联动发展,推荐5家企业参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培育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江记酒庄、江增船舶、东科模具、渝丰科技荣获“重庆市企业创新奖”。
五大关键词
概览区经济信息委
2023年工作亮点
经济大盘“进”的势头在延续。2023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467.5亿元、增长10.6%,规模以上数字制造业产值229.5亿元、增长15.7%。
主体培育“专”的领域在延伸。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计划,促进中小企业沿“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成长壮大,在库培育157家,新增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总量居全市区县第二。新增74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36家,总量居全市区县第二。
数智转型“新”的动能在增强。推动企业上云120余家,110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成熟度评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5个,建成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15个,累计数字化车间70个、智能工厂12个,建成总量居全市第二位。
绿色发展“优”的结构在显现。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推行绿色设计,采用绿色制造工艺和绿色包装,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引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江津工业园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完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创建累计10个,总量居全市第一;新增4个市级绿色工厂,累计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35个,总量居全市前列,玖龙纸业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重齿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
产业发展“强”的动力在集聚。全力打造千亿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和消费品两个主导产业集群。做优特色产业,围绕航天航空器及其制造、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精密铜材、酒水饮料四个特色产业,围绕新能源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光伏材料,形成鲜明的地区辨识度。威马农机成功上市,成为我区本土培育的首家上市企业,也是重庆市首家上市的农机装备企业,山地丘陵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特色中小企业集群。
本版图文由廖洋、廖秋平、黄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