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12 作者:刘星欣、谭瑶、明萌2024年01月31日
2023SMM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活动暨江津区金属产业链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2023年陆海新通道跨欧亚供应链协同发展论坛暨国际货运展洽会成功举办
鸟瞰珞璜临港产业城
2023年4月3日首班陆海新通道跨境铁公联运班列(重庆—瑞丽—缅甸)成功开行
小南垭物流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在江津综保区等待出口的汽车整车
菜鸟天猫国际保税西南自营仓盛大开仓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繁忙的珞璜港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全年累计开行1207列,运送货物6.04万标箱,累计运输货值67.5亿元。2023年全年小南垭实现货物吞吐量941.8万吨,同比增长38.19%;珞璜港实现货物吞吐量717.4万吨,同比增长11.28%;江津综合保税区2023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41.9亿元……
打开这份沉甸甸的开放发展“答卷”,一个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珞璜临港产业城全力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蹄疾步稳,是珞璜临港产业城努力蹚出一条具有江津辨识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聚力发力。
一年来,珞璜临港产业城实干笃行,奋楫争先,围绕“1155”目标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发展能级,努力在江津全面提升开放发展水平中作贡献、显担当。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东风,如今的珞璜临港产业城已登上更加开阔的舞台。
班列运量成倍增长
通道运行能级显著提升
2023年11月17日,满载汽车零配件、化工产品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从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缓缓驶出,奔向越南和新加坡。这是2023年第10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标志着江津高水平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取得阶段性成效。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自2019年7月常态化开行以来,2019年累计开行21列,2020年累计开行86列……2023年累计开行1207列,运输货物种类从最初的50类到现在包括汽摩、粮油等981类,辐射范围已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地区和486个港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实现三年连续翻番,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货运量已达到全市第二。
不仅“量”在连续翻倍,“质”也实现了逐步提升。珞璜临港产业城通过加强区域协作,已与钦州、磨憨、瑞丽等边境口岸建立起通关便利化合作机制,更大力度帮助企业拓宽物流渠道、提升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聚焦纸浆、塑料粒子、有色金属等大宗生产资料物资进口和农机、通机、汽摩等工业成品出口,高质量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持续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已具备自站编组和整列到发能力,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具备水公铁多式联运条件的综合铁路物流枢纽,年运能2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可升级达到60万标箱,还配备了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珞璜临港产业城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通过铁路专线相连的珞璜港,码头作业岸线1.5公里,常年可靠泊作业5000吨级船舶,码头年通过能力可达2000万吨,实现了江津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对接,是各类货物尤其大宗散货最便捷、最经济的水公铁集疏运港口,港区内建有16条铁路作业线,这些都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流转提供了良好的枢纽集散条件。
“去年我们提前完成了开行1000列的任务,今年将探索开行1至2条新的班列线路,新设立一个海外仓,落地1至2个大宗商品分拨中心项目,密切与铁路、海关、班列运营公司以及各大物流货代企业的合作,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全年开行超1800列,增速超50%。”珞璜临港产业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动网络不断织密
通道带动效应日益增强
借助区位、交通、产业等方面优势,珞璜临港产业城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的有效衔接,目前已搭建起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中老泰国际联运班列、中缅跨境公铁联运班列、中越班列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等10条串联“一带一路”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国内通道品牌,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通道网络。
2023年3月2日,一趟满载“江津制造”汽车零部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从小南垭驶出,2天后到达广西北部湾,通过铁海联运出口到印度尼西亚;2023年4月3日,搭载近600吨货值约1600万元化肥原料、摩托车配件等货物的中缅跨境公铁联运班列从小南垭发出,通过瑞丽市畹町口岸出口至缅甸;2023年6月11日,货值约2160万元的泰国出产榴莲搭乘首班中老泰冷链班列(成渝)直达小南垭,再转运至双福农贸城、各大生鲜商超及成都进行分销;2023年9月21日,载有200多吨货值约680万元巴西进口冻鸡爪、越南进口耗儿鱼等火锅食材的首趟火锅食材进口班列抵达小南垭,再分拨到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等进行分销……
“进口榴莲、火锅食材、老挝木薯,出口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特色运贸一体化班列的相继开通,不仅提升了通道运行规模和质量,也为江津冷链食品运输提供有利保障。从商品分拨量来看,以东盟进口水果为主,另有部分冻品、大米、干果等产品,来源地覆盖泰国、越南、老挝、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有力助推江津综保区成为粮油、纸品等大宗商品‘引进来’和汽摩、农机等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全市东南亚商品进出的主要通道,真正实现‘买东盟、卖东盟’。”珞璜临港产业城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步伐加快,通道带动效应日益增强。如何真正实现通道带动产业大发展大融合,做好“以通道促招商、以班列带贸易”文章是应有之义。
何以通道促招商?吸引津亚欧集拼中心、东垦进口纸浆保税分拨中心、怡亚通西南分拨中心等一批保税物流项目入驻,开行中老泰冷链班列、火锅食材进口专列、东风小康整车出口专列等特色班列。何以班列带贸易?开行润通通机、玖龙纸业等定制班列,目前江津综保区已初步建立整车进出口贸易全产业链,涵盖汽车金融、保税仓储、保税展示等业务,综保区2023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41.9亿元,保税加工贸易值连续两年翻番,占比提高到50%,“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已初具规模。
枢纽设施有序推进
通道配套服务持续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内畅外联的多式联运体系,提升通道运行效率的关键。近年来,江津区统筹水公铁多式联运资源,不断完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珞璜港进境粮食中转码头、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场等基础设施,已建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
2023年底,占地1.8万余平方米的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建成,珞璜临港产业城成为全市首个同时具备水路和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区域。
“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后,可在港区内完成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存储、查验等功能,提高港口通关便利性,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珞璜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瑶介绍道。
除此之外,协同江津综保区老挝仓储集拼中心,进一步优化跨境物流供应链、拓展国际营销网络、扩大出口增量,江津综保区第二个海外仓泰国海外仓于2023年12月中旬正式挂牌运营,与怡亚通进口塑料颗粒分拨中心项目形成联动,进一步形成以泰国进口塑料颗粒为主的大宗集散交易中心,为江津班列深入东南亚地区开行提供集仓储、集拼、分拨、集装箱操作等一系列物流和供应链综合服务。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道”,是连接内陆和海洋的物理联通之道,是运输畅通的经济发展之道,更是将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的对外开放之道。为在全区上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将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江津相继出台《江津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江津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扶持办法》等文件,为枢纽通道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一系列强基础补短板的重点项目被提上日程。积极推进小南垭、珞璜港提升集装箱作业运输能力,建设具有集散、储存、分拨、转运等功能的物流配套设施,健全冷链仓库、冷链充电桩等冷链物流设施,完善主枢纽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一期)——“一区两场所”海关一体化监管平台项目启动,以数字创新实现区域一体化监管,驱动口岸物流转型升级;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有望在今年正式启动项目建设,提升主枢纽供应链服务水平……既凸显了珞璜速度,也彰显出珞璜亮度。
开放合作走深走实
通道发展机遇共建共享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走出去,才能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珞璜临港产业城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13+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不断扩充“朋友圈”,相继赴老挝、马来西亚、泰国、广西、云南、新疆等通道沿线国家和口岸地区考察调研,与当地政府、企业就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通道运行和市场培育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并开展区域合作。
2023年,珞璜临港产业城频频传来和各地“牵手”喜讯。与老挝农林部、工贸部和越南工贸部达成合作意向;与新加坡物流协会、老挝ACTS公司、越南皇城贸易公司、越南青年企业家高科技农业联盟等东盟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长效合作关系;与世界500强企业泰国国家石油公司、老挝Kola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先后落地进口塑料粒子、木薯、老挝啤酒等进口集散分销项目;成功举办2023SMM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1000余家行业内企业参会,推动构建有色金属分拨交易体系;成功举办2023年陆海新通道跨欧亚供应链协同发展论坛暨国际货运展洽会,东盟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中国(重庆)联络处落户江津……
常言道:“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城市间的友谊,就在你来我往的“串门”之中愈发深厚,在珞璜临港产业城的扩交之旅中,不乏一些熟友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江津区与新加坡合作根基由来已久,新加坡丰益集团旗下的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与江津建立了10余年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
2023年7月,市委书记袁家军率中共代表团出访新加坡,与新方达成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中新互联互通共识。双方提出依托重庆、新加坡“双枢纽”,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与运营组织中心功能,叠加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作用,全力构建“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高质量建设中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为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共建中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这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江津新时代的新任务,更是江津新征程的新机遇。作为三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园区的选址布局地,珞璜临港产业城将依托新加坡先进的港口建设、管理和运营经验,加强双方技术、管理交流及合作对接,积极与江津区港口枢纽联动,协同江津区开展珞璜港基础设施提升、运营管理优化、国际市场拓展等合作。
江津珞璜,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荣光与梦想,勤劳与创造,改革与创新,交汇成雄浑的山海交响乐章。从“吸睛”到“吸金”,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加速在珞璜临港产业城投资布局,这里,正在拉开一个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陆海新时代”。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承载地,珞璜临港产业城是江津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将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围绕国际交往合作示范、新型城镇化示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示范“三个示范”目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鼓足干劲,持续发挥开放平台叠加通道物流的带动效应,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新(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进机电和数字物流产业园,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思路,加快珞璜片区镇、园、港、区融合发展,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枢纽、大口岸、大物流、大平台、大产业”,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引擎动力。
本版图文由刘星欣、谭瑶、明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