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25 作者:黄昌怀、郭思凡2024年01月31日
鸟瞰美丽支坪
绕城高速支坪下道口
最美支坪人发布会
支坪綦河大桥两岸桥礅封顶
乡村振兴新貌
2023年,支坪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区委“五地一城”奋斗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全力推动支坪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亮点纷呈,成绩优异:在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方面,主题教育抓细抓实、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动、改革创新不遗余力;在其他工作任务完成方面,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逐见成效、生态环保工作不断加强、社会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基层治理举措更加夯实、安全应急工作全面铺开。
2023年,支坪镇持续抓住区委、区政府推动支坪片区开发建设机遇,着力在城区开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两大板块”协同发力,在基础设施要素保障、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产业全面融合发展、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四大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
促进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水平的提升对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民生改善、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来,支坪镇从三方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一是全力建桥修路。已建成支坪滨江路、真武綦河大桥、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专用道、白溪沿河公路、仁龙公路等道路。支坪城区主骨干路网已建成二横一纵,并完成了石栀路、提罗路、文冲街等市政道路建设。从津城东门医院站至支坪大学堂站往返运行的502路公交车顺利开通。绕城高速下道口扩宽为10车道,极大拓展了交通承载力,彻底解决了常年堵车问题。支坪綦河大桥开工建设。
二是完善市政设施。实施了长江水环境PPP项目,在中兴社区、仁沱社区修建二三级管网4.5公里。完成了白溪社区、仁沱社区、真武场社区场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成2000平方米的支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田坝子健身广场。安装“雪亮乡村”视频监控144个,整合农户视频监控1107个。
三是建好其它设施。修建“一事一议”人行便道60公里。建成防火公路16.3公里、防火步道15.5公里、消防水池26个、标准化森林防火站2座,建成300平方米的综合应急物资仓库。建成110KV变电站、日处理5000吨的支坪污水处理厂,扩建了圣源自来水厂,保障了支坪未来发展需求。积极申报三峡后扶资金实施农村饮水工程5个,綦河左岸综合整治工程1个。
推动公共服务事业同频共振 力求均等均衡
2023年6月20日,“寻味支坪·‘粽’情客家”端午节活动在仁沱老街举行,标志着支坪客家文化季活动正式开幕。当天,居民和游客相聚一起,品尝客家粽子,传承客家文化,掀起“一镇一品”品牌文化活动的热潮。为期3个月客家文化季活动,除端午节吃客家粽外,还有栀子河畔音乐节、真武鱼灯会,于仲夏听客家音、中秋品客家艺。在此期间,市民还可前往游览真武古街,访三宫一房(天上宫、南华宫、万寿宫,马家洋房),学习制作客家非遗鱼灯。
2023年,支坪镇在推动公共服务事业上同频共振,从夯实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丰富文化生活方面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力求均等均衡。
一是夯实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做到应参尽参,医保征缴人数为33363人,现有城市低保184户、农村低保434户,五保468户。关爱弱势群体,每年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4500余人,常态化开展留守老人、儿童慰问帮扶,各类社会救助及时到位。
二是增进民生福祉。完成危房改造464户,完成农村一般改厕2900余户、三格式改造93户。现有中小幼学校10所,在校学生2600余人,义务教育全覆盖。支坪卫生院成功创建重庆第一批精品中医馆,各村(社区)设置卫生室17个,配备乡村医生27名。扎实做好就业扶持,脱贫人口就业人数为280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场,城镇新增就业721人。
三是丰富文化生活。举办“支坪客家文化季”系列活动,吃客家粽、听客家音、品客家艺。常态举办送春联、送文化下乡演出、“非遗进社区”主题展览、展映惠民电影、举办“舞林大会”等文化活动,打造“我的支坪我的家”宣传文化活动品牌,各村(社区)举办“仁沱故事会”“真武老街邻里节”“花铺乡亲运动会”等,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同向发力 做到美美与共
2023年,支坪镇充分发挥辖区新社会阶层人士特长优势,引进重庆二十四时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到仁龙村龙门槽龙井坎客栈拍摄录制《走!村里见》网络助农微综艺节目12期,利用微视频“传播快、内容精、易接受”等特点,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广泛宣传,全力推介支坪特色民宿和农产品,全面展示了支坪乡村美好生活,带动了乡村振兴。
勾勒“美美与共”的乡村画卷,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也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需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支坪镇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同向发力,从发展农业农村、守护绿水青山、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勇挑责任重担,用实干和担当勾勒出现代化乡村的“富春山居图”。
一是发展农业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农业企业13个、家庭农场26个、规模以上养殖场6家,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有重庆市著名商标2个、重庆名牌农产品4个、富硒农产品检测认证8个。培育特色农产品,发展绿色花椒1.3万亩、柑橘3000亩、其它小水果3000亩。建设美丽院落8个,全面推行乡村振兴积分制、院落制。
二是守护绿水青山。将清“四乱”查“三排”纳入河长巡河常态化机制,拆除蔬菜大棚乱占河道8000平方米,落实“十年禁渔”行动,实行镇村社三级巡护。10名镇村级林长定期开展巡林检查,构建森林防火“五级”防控网络57个,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绿化任务。成功创建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镇,垃圾分类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
三是壮大集体经济。指导成立村级股份联合社8个,社级股份合作社43个。召开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会,明晰发展思路。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召开招商座谈会和现场会,统一规范流转土地招商。陆续引进云恩民宿、龙井坎客栈、缘溪行露营基地、“龙门山居”等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带动乡村旅游。
坚持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协力 深化共建共享
村庄内,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邻里间,相处和睦,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走进支坪镇,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焕发出勃勃生机。
支坪镇地处江津城区东部,距离江津主城区仅15分钟车程,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因为邻城靠乡,人员构成复杂、流动频繁,所以基层治理难度较大。去年来,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支坪镇不断探索出基层治理新机制、新模式。
一是加强党建统领。将全镇划分为59个网格300个微网格,建立59个网格党小组,选优配强网格党小组长,配齐网格指导员和专、兼职网格员,先后组织“一长三员”开展轮训4次。建立党员联系户147户,对应联系服务群众700余户。打造多个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示范点,逐步构建“多支开花、满坪花香”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是注重民主协商。利用9个调委会和“警调”“访调”等方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常年在98%以上,未发生“民转刑”案件。积极创建花铺社区“和谐驿站”和中兴社区“涛哥工作室”等调解品牌。
三是深化德治工作。举行榜样发布会,发布新乡贤5名、“最美支坪人”系列榜样20名,不断培育知荣明耻、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规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积极开展“支小坪在行动”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次。“支小坪”志愿服务队获评江津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锚定目标不松劲,改革赋能新活力。支坪镇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让城区开发与农村繁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支坪正走在一条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康庄大道上。
本版图文由黄昌怀、郭思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