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32 作者:黄昌怀、吴广萍2024年01月31日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表彰文明家庭
给餐饮经营者宣传政策
社会化服务便民利民
福德村实施土地整治撂荒地变“丰收田”
猫山樱博园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个幸福之镇,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水的麻烦解决了,洗个澡都安逸,再不怕身上抹起泡泡,水却停了!”蔡家镇大龙村五社村民周加财,说起新安装的自来水满心欢喜。
“办酒的减少了,我们负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希望这个好风气能一直持续下去……” 蔡家镇新开村村民王贵银对政府大力纠治大操大办滥办酒席的事,竖起大拇指直点赞。
惠民实事落地有声,幸福面孔笑靥如花,共同构成蔡家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蔡家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把为民办实事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知责担责、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通过强化“三走”推进主题教育,聚焦“三力”纠治大操大办, 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等创新举措,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以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一项项民生新政正乘风而至、一件件民生实事正落地生根,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温暖着津南蔡家人民的心。
主题教育
强化“三走”推进民生实事
改电修路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2023年,蔡家镇实施改电修路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群众幸福感。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新修“四好农村路”5.2公里,团山路1.2公里。对文昌、新开、凤仪村共计11.9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已完成5.5公里凤仪路加宽改造,由原有的4.5米宽的道路拓宽至6.5米;基本完成6.4公里猫山路升级改造。修复因2023年夏季汛期被水冲毁的道路隐患点9处。
在农村公路改造的同时,蔡家镇积极争取区供电公司政策资金支持。投资98.7万元对蔡家镇场镇负荷进行改接,新增一条10千伏电网线路,实现双电源供电,彻底解决场镇片区供电可靠性差、用电高峰期频繁跳闸问题;投资278.5万元,新增鸳鸯村、福德村片区35千伏配变一台,装机容量为6300千伏安,提升供电可靠性,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投资109.2万元,对新开村、龙穴村等片区低压网络升级改造,保障辖区内居民的安全用电。
蔡家镇采取以“新”换“心”的做法,实实在在地推进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得到干部群众的纷纷点赞。
“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精准办好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蔡家镇党委书记徐达介绍,这是全镇上下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达成的共识。
2023年,蔡家镇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体要求,紧盯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五个具体目标,紧密结合蔡家镇实际,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主题教育要“走心”,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要“主动作为”,真正把责任担在肩上,把活动抓在手上。主题教育要“走深”,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上要区分群体、要因人施教,对党员中的一些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采取办法措施。主题教育要“走实”,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机关和村(社区)干部要把主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主题教育融入其中。
见行于学,见效于干。蔡家镇在第二批主题教育过程中强化“四个聚焦”。一是聚焦理论学习。镇领导班子举办读书班7天,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3次、专题学习会3次,讲解专题党课10次。各级党组织组织学习讨论132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5次,开展理论宣讲40余场。二是聚焦调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走访调研基层单位11个,发现问题21个,提出解决措施35条;开展调研成果交流会2次,提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事项15项,真正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惠民实招。三是聚焦推动发展,全镇经济大盘运行持续稳定,总体符合预期目标。四是聚焦检视整改,领导班子已检视出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16条,均在整改中。11个村(社区)党委(总支)上报问题27个,制定整改措施40条,问题销号3个;44个党支部上报问题73个,制定整改措施90条,问题销号6个。
移风易俗
聚焦“三力”纠治大操大办
“为人情减负、为幸福加码、为文明加分……”走进蔡家镇新开村,农家院坝的围墙上,村务公开的栏目里,清晰可见图文并茂的纠治大操大办的“喷绘广告”,村民们说起这些“广告”如数家珍。
蔡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治游介绍,为进一步倡导文明健康、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治理,蔡家镇聚焦“三力”纠治乡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陋习,紧紧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标准,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完善方案上“聚力”,明确一个标准:酒席操办范围为婚嫁酒、丧事酒、寿酒,不得办无事酒。其中婚嫁酒:本人及子女结婚,必须提供结婚证明;丧事酒:直系亲属去世;寿酒:老人年龄70周岁及以上,每间隔十年可操办一次。同时,对举办酒宴的时间、家宴经营者和餐饮企业承办婚丧喜庆事宜作了规定,对餐标、桌数和礼金也进行了倡议。
在强化宣传上“出力”,知晓千家万户:蔡家镇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大力弘扬新人新事新风尚。特别是线下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由党建指导员进村入户搞好宣传,引导党员、干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带头落实规定、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带动社风民风向好向善;另一方面利用赶场日、中小学教育阵地,结合“镇干部+村干部+新乡贤”,创新“互动+宣讲”“流动+宣讲”两种形式,让文明新风在群众心里落地生根。
在监督检查上“发力”,文明新风开花:蔡家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推动工作见实效。同时,成立劝导队,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和11个村(社区)重点场所,紧盯“升学宴”“谢师宴”“乔迁宴”“满月宴”及其他无事酒宴,主动监督、靠前监督,深入商超、饭店,强化监督检查,发现群众大操大办问题线索立即查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23年,蔡家镇制定《蔡家镇开展大操大办滥办“酒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实行办酒申报制度;成立大操大办滥办“酒席”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11支移风易俗劝导队;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并与积分制、“五星文明户”评选有机结合,评选“文明家庭”16户;开展文艺下乡微小品演出20余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10000余份,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00余场,检查备案宴席96场次,成功劝导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6场,成功劝导“升学宴”“乔迁酒”等无事酒32场,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尚。
民生清单
巧用“三招”变成“幸福账单”
“放出来的水又浑又黄,根本不敢直接用。”蔡家老街居民程中全说起前两年的自来水,还一肚子苦水。
2022年以来,因持续干旱,蔡家场镇供水水源地莫家沟水库干涸见底。虽然应急铺设管网引用清溪沟水库水源,维修启用原二级制水站供水,但因大部分取水管网是沿用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年限跨度大,老化严重,供水量存在大量缺口,水质也达不到标准。
2023年,蔡家镇着手抗大旱、防大灾的长远规划,新增水源、改造管网、延伸管网,解决了凤仪村、大龙村、石佛村1900余村民,蔡家场镇1.2万余居民的饮水和抗旱问题。
民生实事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蔡家镇巧用“三招”,把“民生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三招”即:“线上+线下”巧解“主动问需”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群众可通过驻村干部和基层网格微信群、QQ号等平台,进行问题反馈;线下督促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丰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式,对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实现动态清零。“网格+队伍”巧解“问需即办”题。完善基层网格管理队伍体系,开展以“进群众家门、访群众家情、解群众家忧、办群众家事、暖群众家心”为主题的“五群”活动,鼓励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将民生事项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重点+难点”巧解“办理满意”题。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把受益面广、关注度高的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民生实事检视范围,精心部署,确保每一项清单任务“可感知、可落实、可支撑、可考核”,以小切口解决群众大需求。
民心所望,政之所向。2023年,蔡家镇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有力,开发公益性岗位64个,推送就业岗位1000余个,发放产业奖补392户68.034万元,助推农产品销售44万元。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维修市政设施100余处,新增车行道隔离栏杆820米,绿化补植400余平方米,更换、维修路面300余平方米;新装农村路灯452盏,更换场镇路灯46盏,亮灯率达到99%以上;新增各类垃圾桶550个,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200余吨;农村改厕106户,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组织老年人健康体检5000余人,排名全区第三。文体惠民服务丰富多彩,送文化演出、培训下乡44场,惠民电影下乡132场,新增体育场地10712平方米……
一张张“民生清单”正变成百姓的“幸福账单”,扮靓津南明珠的幸福底色。
本版图文由黄昌怀、吴广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