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40 作者:袁华、牟佳丽2024年01月31日
石笋山
共谋泸永江融合发展
利济桥焕新颜
荔枝园蓬勃发展
象棋比赛“弈战云坪”
奋楫开新局,心潮逐浪高。
这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长江北岸、江津西北部的朱杨镇,紧邻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拥有雄厚的水公铁联运基础,江泸北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成渝经济圈、泸永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
这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有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石笋山景区、千亩优质荔枝出口基地等“五个一千”优质农特产品基地、历经180余年风雨的利济桥,形成了石笋山-利济桥-桥坪美丽乡村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这里现代产业欣欣向荣,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4亿元,年均增长6.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62元,年均增长6.5%;城镇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0227元,年均增长6.0%,全镇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如今,朱杨镇正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扛起新的时代使命,走好“农文旅融合”之路,打造“山川秀美、人文厚重、富裕和谐”的生态宜居小镇。
新的一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座幸福之城,一个生机勃勃的朱杨,一幅城市更新的崭新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聚焦主导产业
全力推动泸永江融合发展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去年,朱杨镇积极围绕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建立完善川渝协同深化改革工作体系,全力推动泸永江融合发展,积极打造融合发展先行镇、示范镇。同时,聚焦泸永江融合发展大局,紧扣“两中心两地”目标任务,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高水平促进合作共赢。为全力推动泸永江融合发展,朱杨与重庆劲道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朱杨镇万亩榨菜种植和初加工基地,建立3000亩优质粮油种植基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朱杨镇与四川省合江县荔江镇签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建成泸永江现代高效农业(荔枝)产业示范基地,桥坪村1300亩标准化出口荔枝果园已初具规模,妃子笑、仙进奉、带绿等多个品种将于今年挂果产出,目前已完成“津珠荔”商标登记注册,“一村一品”建设有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1月20日17:00,江泸北线高速(重庆段)正式通车。朱杨镇抓住机遇,积极推动高速公路到场镇的连接线,以及绕镇公路建设,畅通水公铁多式联运的快速通道,打造泸永江结合部的能源物流枢纽,做好以永川港桥工业园为主的能源物流配套服务,带动朱杨一二三产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厚植发展动能
改革创新释放新活力
改革是经济发展活力之源。
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制改革。朱杨镇与重庆劲道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江津区朱杨镇万亩订单农业基地合作协议》,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运营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青菜头,实现了从“家家都种责任田”到“户户当上股东”的转变,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稳定增收。
创新使用粮油作物轮作方式。朱杨镇利用“冬闲田”种植青菜头,采取与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粮油作物轮作方式,发展种植青菜头2000亩,建成朱杨镇万亩订单农业基地项目(一期)青菜头初加工厂,利润增值每吨300元,预计带动农户增收300万元。增收的同时节本,市农科院在桥坪村建立青菜头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60亩,预计每亩地可节本增效320元以上。
“五个一千”特色效益农业初具成效。“五个一千”即规划建设桥坪1200亩出口荔枝产业园;服务石笋山AAAA级景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1000亩富硒猕猴桃、蓝莓、蜂糖李等小水果采摘基地;依托云雾坪生态、气候、环境优势,建设1000亩优质茶叶基地,打造“云坪硒茗”江津富硒茶品牌;依托大坝沟水稻专业合作社,打造1000亩优质粮油基地;在桥坪、利民打造1000亩优质龙眼、枇杷基地。
如今,朱杨镇实现了村美民富产业兴的“蝶变”。
聚力城乡融合
城镇宜居品质提升
城市人居环境改造是城市精细管理的重要一环,更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
去年,朱杨镇以创建重庆市级卫生镇为抓手,迅速成立重庆市级卫生镇工作领导小组,深化治“脏”、重点治“乱”、全面治“弱”、着力治“堵”、合力治“害”攻坚五大难点,确保创卫质效,全面提升城镇宜居品质。
聚焦品质提升,改善人居环境。朱杨镇完成临江河广场、利济桥文化走廊建设以及临江河幸福河(湖)江津段巡河步道硬化,推动桥坪村、利民社区宜居村庄项目建设,开展桥坪村荔枝园公路与生产便道硬化,并同步进行了风貌整治、观景台、提灌站建设。目前,利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已初见成型。
依托创卫项目,改造市政设施。朱杨镇完成路灯改造二期工程,新增并更换照明路灯38盏;排查整治城镇危旧房屋9栋;完成主干道长河路、宇航街48盏路灯的更新,以及川顺家属区6条背街小巷照明灯的新增更换,惠及场镇居民1000余人……各大项目全面完成,令场镇市容环境大为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市民获得感的必要组成部分。朱杨镇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抓好“河长制”的日常工作,全面启动长江干流排污口整治,扎实开展长江禁捕工作,全年开展巡河682次,开展长江、临江河沿岸巡护1095人次,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全面振兴乡村
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去年,朱杨镇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新增家庭农场6个,累计培育农业企业11家;新培育种粮大户19户,规模化种粮面积4100余亩;新增社会化服务组织2家,提供作业服务面积约2700亩。
全力提升民生福祉。去年,朱杨镇完成桥坪村、利民社区2023年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预计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以上收益,带动1100户以上农村人口增收;在农业产业项目中,实施股权化改革项目5个,实现股权化资金155.75万元,流转土地农户464户成为股权化改革股东,获得股金64.51万元,村集体经济获得股金35.18万元,民生底色越发鲜明。
劳动者“饭碗”端得更稳。去年,朱杨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万元,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参保769人,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历年补缴455人,养老待遇领取认证7151人,发放救助资金38.8万元。
患者门诊用药费用负担减轻。去年,朱杨镇积极开展“两病”门诊免费用药试点工作,进一步解决辖区“两病”患者受益面不够广、待遇享受不够充分、“两病”门诊用药不足等问题,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实津北旅游线。去年,朱杨镇串珠成链,探索津北五镇协同发展,巩固石笋山AAAA级景区创建成果,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建成石笋山“4+3”生态农业观光园,“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游客接待量和收入逐年提高,带动周边群众和脱贫户增收致富。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锚定。新的一年,朱杨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做强石笋山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做强“五个一千”精品农业,纵深推进泸永江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山川秀美、人文厚重、富裕和谐”新朱杨,谱写新时代奋进之歌。
本版图文由袁华、牟佳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