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20 作者:吴刚、陈波2024年01月30日
夹滩校区全景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多名教师斩获各类奖项
教师优质课展示
在重庆市职业院校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师生千人三笔字书写大赛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及重庆、江津两级教委的具体指导下,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办学目标定位,全校教职工实干笃行、奋勇争先,高质量推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双优”项目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为创建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生动实践中彰显江南风采。
党建统领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校党委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确定8个调研选题和正、反面典型案例,开展“四下基层”调查研究27次,解决师生实际问题36个,激发党员教职工“岗位建功”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37项,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依法治校、安全生产协同发力。结对帮扶嘉平镇大垭村、紫荆村,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开展公益培训4期180余人,选派1名党员长期驻村落实帮扶责任。学校入选江津区首批“中小学党建双创示范学校”,作为教育系统唯一代表在全区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4名党员获江津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校党委获江津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深化改革
“双优”项目建设全市八强
学校扎实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7个方面25个具体任务落地落实,对标对表“双优”项目建设终期检查验收任务目标科学、规范、高效推进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学校已投入项目建设经费5500余万元,完成验收要点1806个,取得国家级标志成果115个、市级标志成果487个,国家级标志成果完成率达129%,市级标志成果完成率达187%,在市教委“双优”项目建设中期检查验收中整体排名强势挺进全市“八强”。
一年来,学校先后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中国—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成员单位、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双基地”项目顺利通过市教委验收。智能网联汽车入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教学装备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实训基地立项为重庆市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江南京东数字乡村产业学院立项为重庆市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学校携手名优企业立项共建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市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市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3个,先后承办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类比赛巡讲,焊接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工业数字化关键技术应用赛项决赛,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研讨会等重要赛会,受到中渝媒体20余次宣传报道,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全面跃升。
赛教融合
淬炼精锐之师
学校通过赛教融合,大力实施“技能大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青蓝之约”等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
一年来,教师主持主研《基于全国示范职教集团的农村中职“四化合一”三农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编写出版《汽车钣金与涂装》等国家规划教材3本,参加全国师生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评2项创新作品、3项标杆作品、2项典型作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获评1个典型案例和4个优秀案例,参加市级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学能力、班主任能力比赛获3金2银5铜,主持创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名班主任工作室、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个,主研《“育训并举”农村中职学校“四联四化”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的探索实践》《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学校培育“乡村工匠”行动策略研究》等市级教育综合改革重大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8项,开发《焊接工艺与方法》等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精品在线课程6门,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等2个资源库通过教育部审核,撰写《“校中厂”助力“做中学”》等市级典型案例11个,参加市级教学赛课、微课制作、论文评选等获奖76项。3名教师入选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集训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4名教师入选重庆市职业院校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5名教师荣获全区“优秀教师”“高中教学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48名教师受到全区记功、嘉奖奖励。
规范管理
人才质量明显提升
落实中职教学国家标准,坚持以系部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狠抓教学“两大常规”专项整治,坚持每周综合例会、问题课堂研判及通报批评制度,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督查考核,推动教学秩序、课堂纪律、教风学风明显改善。开辟“职教高考”升学新赛道,切实做好“3+2”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配置优质教学资源成立本科升学部,探索本科升学和艺术高考教学改革实践成效初步彰显。
同时,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构建“三联四带”工作机制,突出“四个结合”,注重“四个环节”,强化“五种激励”,实现考核管理清单化,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创新实施“三化”德育管理模式,创新使用“砺三全”APP,探索学生成长全周期增值性评价,把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梯度与“砺币”增长幅度纳入评价指标,激发学生自信自强,达成“五有三型”人才培养目标。“三化”德育工作经验入选全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受邀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部职教联盟德育工作研讨会作经验交流。学校2次受邀参加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彭斌柏、副司长谢俐来渝调研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工作经验受到与会领导高度评价。
一年来,学校12名学生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焊接实训基地联合培养选手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银牌。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铜奖;学生参加“中国银行杯”2023年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6金8银7铜;参加“巴渝工匠杯”重庆市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大赛获4银7铜和5个优胜奖,学校获4个赛项“优秀组织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PPG杯”全国职业学校车身涂装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竞赛获1金2银4铜,参赛格局由“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延伸,成绩位居全市中职学校前列。“职教高考”专本科上线人数1179人,升学率达97.36%,赢得了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目前,学校2021级就业班毕业生已全部安置,世界500强企业、优质企业就业率大幅提升,专业对口率、稳定满意率均在95﹪以上。同时,学校结合扎根地方办学实际,向江津区域培养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版图文由吴刚、陈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