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们为您健康护航 2024,我们继续构筑“健康屏障”

——区中医院向全体江津人民说

版次:24    作者:苏展、严雪梅2024年01月30日

区中医院全貌

重庆中医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挂牌

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一路项目学员参观学习中医技术

首家“中医药健康驿站”签约

国医大师石学敏(居中者)现场指导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专家正为患者看诊

伴随着新春的脚步,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新年即将来临。

与新春佳节类似,中医药这一份独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福泽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在江津这片土地传承中医药事业的主力军,区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向150万江津父老致以节日问候的同时,请允许我们将一年来的工作向您一一道来:

“红色引擎”拉动发展

2023年,我们围绕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总目标,坚持党建统领,以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契机,抓住“中医药特色高质量发展主线、安全风险底线”两线,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两点,构建为民办实事和群众满意的组织体系。创新开展调研课题型、围坐研讨型、考察合作型、基层服务型、中医药文化宣介型“五型活动”60余次,扎实推进中医药服务蒲公英行动,第一个“中医药健康驿站”落户四面山风景区。全体党员和志愿者走出医院开展科普宣讲、健康义诊、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等共建活动,中医药事业走进社区、走进校园。2023年10月24日,主题教育中央第八巡回指导组认为,江津区中医院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得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群众健康有特色。

彰显特色能力提升

2023年,我们积极推进中医、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以糖尿病医院,慢性病中医药干预中心、慢性病治疗管理中心、儿童青少年形体矫治中心为核心,以任应秋学术思想研究会、全国慢性病专委会重庆分会为支撑的“一院三中心两支撑”中医药干预、治疗、管理慢性病服务新模式;建立以中医师、专科护师、健康管理师、运动师、营养师为特色的“五师”共管机制,开展个性化的纯中药治疗、膳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施治,有效实现指标逆转、症状好转,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通过实践,逐步研究建立慢性病中医药干预治疗管理标准体系,全方位推动中医药防病治病;2024年1月8日,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单放榜,我们在全国568家中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145位,同比上升103位,位居全国前25%;在全市参加“国考”的15家中医院中排名第2位,位居全市区县中医院第一,创历史新高。

院校合作再上台阶

2023年,我们成功挂牌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为该校继续教育学院重庆唯一教学点;承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思路项目”-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医学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来院交流学习;先后与6所学校加强合作,依托高校逐步向教学医院转型升级。获批重庆市首批“西学中”培训基地。

文化赋能亮点频出

2023年,我们紧抓中医药文化传承中轴线,深挖江津特有中医药文化资源,设立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建立任应秋学术思想数据库,深度挖掘传承任老学术思想,谋划建设江津中医名人堂、任应秋执教园、应秋书屋、中医师拜师堂、中医药文化长廊等文化阵地;这一年我们持续重视院内制剂的开发使用,首个院内制剂扶伤合剂将于2024年初投入使用,以“中医药文化服务月活动”为载体,开发药枕、香囊、药茶等中医药文化产品103种,出版原创科普书籍4册,制作健康宣教视频12个,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处方68种,辨证施膳手册1册,全面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2023年,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全周期培养与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启航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人才、杰出人才,加强人才全周期的培养和激励,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实战能力。我们按照“名医带名科、名医创名院”工作思路,先后引进岐黄学者梁繁荣、郭军工作室、长江学者.岐黄学者方邦江工作室、全国名中医庞国明工作室、慢病管理多专科专家工作室;引进研究生学历人员18人;新增3名高级职称人员;培养5名医师骨干,4名护理骨干,21名专科护士;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成功入选首届“重庆市基层名中医”1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人、“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1人。

公益为民不忘初心

2023年,我们坚持公益性,拉紧大健康领域共同纽带。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8718人次;分别向酉阳县中医院、彭水县中医院派驻6名医护人员,向开州区派驻2名医护人员,以“区聘镇用”的形式派出8名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持续做好四屏卫生院暑期潮汐式医疗援助。派出业务骨干100余人次以分级诊疗、远程会诊、专家查房和坐诊方式,将中医药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完成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工作,建档干预1954人,有效数据分析1550人;承担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实现了全区30个镇街督导全覆盖,确保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2024年已经到来,我们将继续为您构筑“健康屏障”

以“五型活动”为抓手,结合蒲公英行动,积极探索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团员青年等“五员”医生走基层,激发党建活力。

以三甲复评为抓手,积极开展手术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行动、病历内涵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医保资金使用监管专项行动。

以“一院三中心两支撑”为抓手,集中力量打造属于中医优势病种,以特色亮点形成名片效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夯实医院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石。

以直属附属医院建设为抓手,依托重庆中医药学院,继续加大教学科研、培训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临床带教标准化、同质化、精细化、专业化。

以中医工作室为抓手,继续加强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传承工作室建设,带动重点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同时结合基层需求,建立基层中医工作室,助力基层中医药发展。

以中医药文化赋能为抓手,深入推进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的建设,打造中医名人堂、中医药文化长廊、中药材园林绿带等,以浓厚的中医药文化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本版图文由苏展、严雪梅提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