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8 作者:2023年02月01日
东风正劲,抚拂金秋收获遍野;旭日蒸蒸,照映奋斗前行疾步。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源头发力;一项项新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车间;产业经济加速崛起,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这是目前江津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回望奋斗路,眺望奋进路,谋定新目标。过去一年,区经济信息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及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各项工作亮点纷呈,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7.6%。工业投资增速14.2%,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37.2%。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质效指标: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4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数字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5%。
看成绩
关键词:“获奖”
过去一年,我区成功创建工业和信息化部评的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我区工业企业润通科技生产的便携式静音变频发电机获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培育遴选,实现我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培育遴选零的突破。三五三三印花车间被授予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三五三三总工程师曾跃兵获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渝丰科技和益海嘉里获评全市2022年十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关键词:“突破”
过去一年,我区联合两江新区、经开区和北碚区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成为全市唯一拥有三个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的区县(江津工业园区已获批市级绿色园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园区)。全面完成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建成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江津工业园区获批全市首个山地丘陵智慧农机产业基地。
关键词:“提档”
过去一年,我区新增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二位;新增10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一位。新增12个数字化车间和3个智能工厂,新增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二位,累计总量居全市第三位。新增6个市级绿色工厂,累计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8家,总量居全市前列。推进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全区已认定通过12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居全市第二位。
关键词:“创新”
过去一年,我区实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存量企业“倍增”行动,开展五大“倍增”行动,推进全区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基本实现2022年“倍增”目标,骨干企业新增5家以上,优质企业、低效企业产值增速达到预期。引导中小企业更好地集聚发展,形成以珞璜镇先进建材制造中小企业集聚区、油溪镇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中小企业聚集区等5个区域为代表的中小企业集聚区规划。草拟《关于加强全区标准厂房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标准厂房建设。继续实施工业企业质量分级评价,科学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完成2021年度全区660户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分级评价。
看做法
亮点1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我区成立以区长为指挥长的疫情防控、保链稳链和安全生产工作专班,区经济信息委是专班成员,每天对企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进行调度,积极走访企业,搜集并协调解决问题263个。加强区县联动,积极协调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小康、玖龙纸业等链主企业的配套问题。帮助重点企业加快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530余张,协调450余名货车司机转码问题。全区26家双百企业、45家市级白名单企业均保持正常生产。
亮点2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组织参加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搭建江津线上及线下展厅,组织8家企业的项目(产品)参展。协助签订总投资47亿元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PPP项目,项目现已启动建设。新增3个市级智能化赋能示范项目,遴选5个区级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应用试点项目。加快与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的战略合作推动企业“上云”,全区累计943家企业“上云”。
亮点3 全力做好电气保障
科学编制丰水期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奋战20多天确保完成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工作任务,2022年,全区工业用电量20亿千瓦时以上。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全力保障市级重点项目武骏光能、和友光能的点火投产;为泰山石膏、金田铜业等企业协调平价气指标4000余万立方米。落实小微企业“欠费不停供”政策,78家小微企业缓缴气费金额54万元。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气费补助,为区内5516户企业补助5-6月气费300余万元。持续开展燃气油气行业企业重组整合,全区共有管道燃气经营企业7家,在营液化石油气充装站1家。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燃气管道改造资金项目,争取中央资金2880万元。
亮点4 访企业助企纾困
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工业企业(项目)工作机制,已完成第一轮领导干部遍访规上工业企业行动,全区遍访企业500余户,收集解决企业反映问题448个,已解决412个。广泛开展各级涉企政策宣传,组织企业申报获得项目奖补9562.36万元。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推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线上问题办理平台。
亮点5 优化提升重点产业链
围绕8条重点发展产业链,提升现有产业链生产效率和效益,全区90%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均为8条重点产业链上的企业。制定并下发《8条重点产业链基础再造和现代化水平提升工作计划》,利用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契机,加快推进和友、武骏、东方雨虹等企业与华能、华电合作,共同推进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绿色包装产业链上玖龙智能包装建成升规,粮油食品产业链上丰益中央厨房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智能家居产业链引进顾家家居、慕斯等品牌,积极申报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家居产业)和市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
看发展
2023年,力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工业投资增长1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围绕全年目标综合施策,紧盯工业经济运行的关键点和风险点,推动经济稳中提质,主要工业经济指标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力抓项目扩投资,把产业项目作为抓投资的重中之重,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坚持消费品、装备、汽摩、材料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发挥好无人机及反制无人机、玄武岩新材料、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等专班作用。实施五大“倍增”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重庆高新院分院模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战新产业,力争引进培育以硅材料为应用开发的光电产业等。
加速市场主体的优质培育,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培育一批市级、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扶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双百”“龙头”等方向发展,让好企业快速壮大。
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加快装备、生产线、车间和工厂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绿色工厂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夯实绿色发展园区载体,提升主导产业链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更好促进节能减碳协同增效。
全面推进江津智慧园区暨津心服云平台的运营推广,采用大数据、智能化整合园区资源,推动园区建设管理信息化,精准高效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持续开展领导干部遍访规上工业企业行动,全力稳企业强信心,积极落实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等政策,继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市场环境、要素保障。
本版图文由廖洋 黄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