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09 作者:阮瑞雪 黄文姣2023年02月01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2年,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以盯紧看牢的工作韧劲,用争先创优的实际行动,积极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出彩答卷。2022年,区司法局获评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市“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集体;区法律援助中心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政治引领 强根铸魂
强化政治引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为主线,全面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引导全系统上下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绝对领导,确保律师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等纳入党组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和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
坚持正风肃纪。强化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开展经常性廉政谈话、纪律提醒,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发放廉政短信提醒14条。
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局党组会专题研究落实意识形态、党员教育等党建内容4次。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共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78次,专题党课13次。
法治建设 厚植信仰
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发贯彻落实法治人才培养规划,完善述法制度,制发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完善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考核实施细则。
聚焦建设法治政府。谋划确定《重庆市江津区“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制发《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方案》。制发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要点,落实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公开。
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修订《江津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办法》,推动制定2022年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目录并公开,对6件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执法指导。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试点,构建区司法行政部门、区级业务主管部门、镇街“三维一体”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
复议改革 硕果盈枝
落实改革任务。对照市级和区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健全复议工作机制,完善审理模式,推动行政复议案件现场调查、听证审理常态化。
强化监督作用。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听证审理等方式对复议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共审结复议案件91件,撤销3件,确认违法6件,变更1件,直接纠错率10.99%。
提高应诉质量。制定《重庆市江津区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规则》,对行政机关应诉职责、负责人出庭等作出明确要求。2022年办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29件,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1.23%。
发挥法制审核作用。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合同(协议)审查工作的通知》,规范审查行政协议,共审查行政合同121件,合同金额376余亿元,有力保障区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民调解 护佑平安
调解组织更加健全。印发《江津区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成348个人民调解委员会、8个行政调委会和14个行专调委会,调解组织网络实现纵向覆盖、横向连通。
调解领域更加多元。全区现有调解人员3546人,在重点领域建立14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委会。探索援调对接,建立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双向互动工作模式。鼎山街道成立联合调解中心,整合各方力量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夏坝镇成立“只跑一处”矛盾化解中心,方便群众。
调解成果更加丰硕。2022年调解矛盾纠纷案件近1.5万件,同比提升48.55%,调解成功率达98.19%,涉及金额4.54亿元。
法律服务 惠及民生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投入资金350余万元,打造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区级中心、镇级工作站、村(社区)工作室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升级。
聚焦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规范律师法律服务行为、明确律师法律服务标准、落实律师考核考评工作。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法治体检进企业”活动,联合区工商联指导推动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与行业(园区)商会、镇街商会等建立“点对点”联系机制,开展“民企讲坛”法治讲座及普法宣传活动280余场次。
做优法律援助。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关爱特殊群体”系列品牌建设。进一步简化法律援助申请手续,全面实行受援人经济状况告知承诺制度。2022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270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2937余万元。
扎实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认真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建百人“法治大宣讲”讲师团、普法志愿者等集中开展法治宣传300余场、法治院坝会450余场。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建设“法律之家”16个,选拔村居“法律明白人”954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先锋镇保坪村)。
强化监管 守牢底线
认真落实风险研判。落实每月分析研判讨论会,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动态情况,进一步有效化解了风险矛盾。
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会同区检察院对全区30个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联合执法检查,采取检查工作档案、随机抽点、入户走访等方式核实相关情况,较好地指出和纠治了存在的问题。
开展专项排查。联合公安机关、镇街平安办和村居综治专干等帮教小组成员,对在册刑满释放人员特别是重点帮教对象进行全面走访。截至目前,全区社区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未发生影响全区安全稳定的情形。
征程万里,重任千钧。回望过去,是为了走得更稳;总结成绩,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区司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职责定位,突出全面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重点人员监管、法治文化建设,守牢初心,笃行致远,感恩奋进,乘势而上,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坚毅的步伐,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津、平安江津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本版图文由阮瑞雪 黄文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