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绿色文章” 绘就“生态画卷”

——区生态环境局2022年工作综述

版次:11    作者:廖秋平 帅约鑫2023年02月01日

碧水蓝天成美丽津城底色

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望去,是明媚的“江津蓝”。

苍树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2022年,区生态环境局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围绕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锚定“五地一城”奋斗目标,按照“13332”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江津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美丽江津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数读成绩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1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达到历史最优,同比增加20天,增长率居全市第一

■ PM2.5年均浓度创历史最低

■ 长江干流江津段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 国控、市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年度考核目标要求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 纳入考核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 城市和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锻造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

把好红色“方向盘”,画好生态环保“同心圆”。

2022年,区生态环境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年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6次,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认真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制度,将党建“软实力”有效转化成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打好反“四风”持久战,多形式开展廉洁教育,利用身边的违纪违规案例开展“以案四说”1次。全年开展谈心谈话60余人次,开展科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2次,做到谈心谈话全覆盖,不断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思想根基。

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严格执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党员报到率100%。在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局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环保人的责任与担当。坚持政治业务“两手抓两手硬”,在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评查中,我区排名首位;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中获实战大比武三等奖、知识竞赛二等奖、无人机比赛三等奖;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荣获“9.23”紧急监测任务表现突出集体;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2022年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4名同志获评“2022年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执法人员”。

坚持经济和环保“两手抓”

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领域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关乎企业健康发展。” 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该局坚持“定期坐班+上门服务”,安排业务骨干定期到行政大厅窗口坐班,与办事企业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同时,深入26家企业现场,帮助发现问题、指导解决方案,切实帮助市级重点项目武骏与和友光伏项目的配套工程(铠荣超白石英砂项目)解决了环评等级问题。

这是区生态环境局优化生态领域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2年,该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环评审批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审查时间压缩到最短5个工作日,环评批准书实现“立等可取”,13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限均压缩85%以上,实行“全程网办”,为企业办理相关业务按下了“加速键”。

2022年,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该局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印发实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江津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津环委办〔2022〕1号),建立完善我区应对气候变化现代化治理体系;全力配合碳达峰“1+2+6+N”方案编制,推动构建碳排放方案编制体系;配合市级部门做好碳市场扩容,我区玖龙纸业等26家企业纳入国家和市级碳交易市场。

与此同时,区生态环境局还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六五环境日、2022年度生态环境文化宣传周暨“4.22世界地球日”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500余册、环保袋1000余个,激发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热情。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7期,共2000余人参与,新增10家企业成为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碧水成新“名片”

2022年,区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江津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工作,193项目标任务100%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让蓝天绘就美丽底色。指导37家高耗煤、高排放企业严格落实错峰生产等措施,开展大气攻坚帮扶企业387家,整改涉气问题823个,有效管控工业污染源。完成机动车3158辆、非道路移动机械50台、重点单位场所12家排气抽检工作,查处违规违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88辆,有效削减移动污染源。

让碧水浸润民生福祉。科学合理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水源地保护区矢量边界问题整改。大力实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规范化建设及城市集中式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完成4个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江津区自来水公司(鲤鱼石)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进一步加强。

让净土托起绿色发展。建成平战结合的医疗废物处置体系,严格落实“两个100%”要求,圆满完成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等工作。落实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制定危险废物五个清单,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行“一物一码”,精细化启用率达100%,使用率达90%以上。推进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完成系统填报危险废物2021年年报413家,管理计划766家,电子转移联单14395份。

展望未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区生态环境局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久久为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生态环境领域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把常规工作做实做细,特色亮点做精做优,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江津贡献力量。

本版图文由廖秋平 帅约鑫提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6

  • 47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