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24 作者:袁华 韦何玲 杨培聆 叶昌艳2023年02月01日
召开全区金融工作会议
组织政银企融资服务对接会
优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港湾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
2022年,江津聚焦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书写了一份以高质量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奋斗答卷——
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42亿元,占GDP4.3%,增长4.5%;存贷款余额2413.18亿元,同比增长11.22%,存贷款余额居主城都市区第7位,渝西地区第1位。
融资担保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融资担保发放贷款53.9亿元,在保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2.6亿元,同比增长31.5%,居重庆主城新区第一。
支小再贷款投放额21亿元,居非中心城区第一,支农再贷款投放金额7.46亿元,居全市第一。
率先在全市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港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港湾,依托金融服务港湾放贷金额居全市非中心城区第一。
运用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成功对接市场主体1717户,发放贷款33.38亿元,对接企业数和发放贷款数均居全市第一。
重点领域落地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再贷款1.63亿元,获贷率居全市第一。
5家次企业通过试点获得跨境贷款1995.66万美元,试点企业家数和贷款金额居人民银行各中支第一。
……
数项“第一”的背后,是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江津中心支行、江津银保监分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现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成果,为江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强化政策保障
实施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
2022年,江津金融发展围绕实施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有力支撑着改革持续深化,成效初显。
出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金融业量质提升支持政策》,围绕实施金融业量质提升行动,开展“金融机构集聚、金融规模壮大、重点领域深耕、特色金融创新、金融生态优化”五大行动。首次聘请金融顾问为江津金融把脉献智。强化线上平台运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金融服务实体质效显著提升。
金融纾困,助企解决融资难。2022年,全区金融业全面承接各项政策,惠及企业3万户次,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考核居全市同组第三;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9%,同比下降48个基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94亿元,利率为历史最低。
此外,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真金白银”直达各大领域和中小企业,全面破解了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道难题,夯实了发展“基石”。
——向实体经济投放再贷款低成本资金28.46亿元,同比增长19.7%;精准滴灌市场主体3167家,同比增长15.0%。全年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77.75亿元,同比增长226.9%。
——利用房地产专项借款资金9亿元推动13个楼盘保复工,落地全市股份制银行首笔“保交楼”配套融资贷款2200万元。
——落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推动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6.02%。巨灾保险、公共安全事故保险和特殊人群保险赔付1526万元、简单赔付率达154%。银保担支持花椒产业发展被评为全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22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1.79亿元、同比增长17.93%,制造业贷款余额114.94亿元、同比增长17.52%。
强化“一企一策”
上市过会企业实现零突破
2022年9月29日,威马农机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会议,成为我区本土培育的第一家上市过会企业。
威马农机准备上市时,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等部门积极搭建工作专班,召开上市联席会、调度会、协调会等6次,协调推动威马农机、渝丰科技企业上市,为企业顺利上市过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对实体经济来说,上市,几乎是每一家企业做优做强的“终极梦想”。 为此,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一企一策”为拟上市企业制定上市工作方案,成立上市工作专班,全流程跟踪服务,统筹各方力量合力推进企业上市。同时,通过召开上市联席会、调度会、协调会等,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并及时跟踪督查重点企业上市推进情况,凝聚推进企业上市的强大合力。
此外,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还不断强化后备企业挖掘,成功挖掘润通科技、重庆驰旭、新西亚铝业、创精温锻等上市种子企业启动上市工作,推动8家企业进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为重点项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供多层次、广泛、有效的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品,为全区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致力改革创新
金融发展活力更充盈
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改革发展,不断激发金融发展活力,这是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江津中心支行、江津银保监分局的共同目标。
以项目促推发展。一年来,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江津中心支行、江津银保监分局推动出台《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高水平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重点区建设,联动构建“项目储备库+融资落地库”管理模式,融资落地项目达436个,绿色项目(企业)获贷率达59.3%。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江津在全市率先实现碳排放配额质押项下跨境贷款突破,建行江津支行以“碳排放配额质押”发放全市首笔跨境碳金融业务。数据显示,江津绿色信贷余额101.12亿元,同比增长90.93%;绿色保险保障金额100万元,有力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金融业态持续完善。外资金融机构实现破零,利宝保险江津支公司开业运营,新增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2只基金。推广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扫码申贷”,线上促成融资33.4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7.34亿元,同比增长17.4%。
利用外资有新成效。落地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扩容后全市首笔试点业务,成功落地全市首笔马来西亚跨境贷款3000万元、全市首笔中越班列“陆海链”多式联运数字提单项下出口融资业务12万美元。
着力风险防控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金融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基石”。
2022年,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机构风险防控,有力有序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一年来,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118次,面向全区开展涉非风险提示14次,抽查银行网点25个,指导银行阻截电信诈骗事件17件,处置不良贷款6.8亿元。
一年来,区内银行业各项存、贷款均保持平稳增长,全区本外币存贷款总额2413.18亿元,同比增长11.22%。其中,贷款增长10.3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3个百分点;去年1至12月,全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3.63亿元,居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第一,同比增长1.72%,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无重大风险事件发生,总体风险可控。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展望新征程,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人行江津中心支行、江津银保监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以创造金融高质量供给为主题,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主线,不断开拓新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激活新的发展动力,向着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阔步前行。
本版图文由袁华 韦何玲 杨培聆 叶昌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