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32 作者:吕晓 朱虹钰2023年02月01日
千年古镇,阅尽时间其质愈厚;现代新城,奋楫扬帆更显芳华。
深挖潜力和内涵,做足“产业+”文章。近年来,白沙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新兴产业之城、文化重镇,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江津副中心城市的目标,持续推进产城、文旅、城乡融合发展,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既有“洁净宜居、诗画风情”的高品质城镇,也有“创新实干、活力迸发”的现代化园区,还有“田园风光、最忆乡愁”的高颜值乡村……
兴业富民增动能
产业是发展的关键。白沙镇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以“三品”(品种适宜,科学选择;品质保证,规范种养;品牌创建,增加附加值)促“三高”(高产量、高效益、高品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加工在镇上、基地在村上、增收在农户的目标,实现兴业富民增动能。
农业发展持续向好。2022年,白沙镇粮食播种14.8万亩,产量6.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7.6万亩,产量达10万吨。柑橘、花椒、蔬菜、生态鱼、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6亿元。拥有全区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场和肉鸭养殖场,年产鸡蛋4000余吨,年出栏肉鸭40多万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和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落户白沙。新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培育家庭农场4家,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益达200.8万元。
工业发展稳中有进。2022年,白沙镇实现中雯新材料、恒源粉末、亿客缘食品等11家企业动工建设。武骏光能、和友光能、罗曼新材料等18个项目建成投产,全镇工业产值增速居江津前列。
现代服务业再上台阶。2022年,白沙镇新增限上零售餐饮单位2家,现有限上商贸企业11家,限上商贸个体22家。建成并投用重庆首个专业玉石交易市场,市场产值300余万元。引入影视企业3家,其中西南地区最大、占地8000余平方米、道具储备20万件的辉扬融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落地白沙。新培育千藤溪民宿、江隐逸居等特色餐饮店。
202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99.54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总产值111.8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4.6亿元;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5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42元。2022年推进重点项目共27项,总投资11.67亿元,已完成投资6.54亿元;实施5类别23件民生实事,并已全部完成。
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变化、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一幅白沙镇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景融合,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颜值品质齐刷新
一场蜕变遍地开花。回望过去的一年,白沙镇多个城乡基础设施工程齐头并进:土地整治、节点美化、厕所改造、停车场修建……一大批内外兼修的功能设施大力推进,为美丽城镇换了“底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江津白沙长江大桥顺利通车。建成教育路、大旗山、油毡厂临时停车场,增设车位800个。建成并投用约3000平方米、可容纳700个摊位的白沙镇教育西路农民直销市场。实施街道绿化美化节点改造1000米。完成城区258个无物管筒子楼垃圾囱口封闭整改。改造场镇段路灯353盏。完成城区旱厕改造12个,新建卫生厕所1个。建成投用白沙片区大旗山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工程(横一路、纵二路)。完成驴溪河综合整治工程、江津区长江干流江津段综合整治工程。新建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站6个……
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年开展城市管理执法1242件,镇主要领导开展“马路办公”157次。规范违规占道经营商户200余家、骑门摊160余家、流动摊贩400余人。清除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牛皮癣940余平方米,更换破损垃圾箱1120余个。清理城区和农村存量垃圾约365吨,处置生活垃圾1.2万余吨,实现全镇24个村(社区)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日收运处置城区餐厨垃圾约12吨,累计收运处理餐厨垃圾3600余吨。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22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户。完成投资约1700万元的三口村、东山社区8000余亩土地整治工程;推广农用地安全利用7388亩,建立示范片3000亩;完成耕地补缺2513亩;清理占用基本农田种植草坪966亩,完成撂荒地整治758亩。投资约800万元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完成松林岗社区、黑石山村等村(社区)饮水设备及管网维修改造和12个山坪塘整治,解决1.1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投入资金420余万元,实施应急工程2个,扩展管网6千米,修池清淤35处,挖井修井260个,为群众发放蓄水桶200个,送水255车辆(次),解决群众用水近2万人次。投资约75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15处,完成农村公路安保设施11公里;投资约245万元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近1400万元,提档升级白沙大桥至狮头河沿线19.5公里的农村公路。投资约350万元改造白沙镇大众渴望桥。新建农村入户便道45.5公里,泥结石路26.43公里,道路通达率达100%。安装节能照明路灯150盏。
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美化。积极推进“厕所革命”,2022年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149户,其中恒和村整村推进改造1103户。统筹推进“风貌整治”,全镇6个村获“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院落10个,评选“美丽院落”18个、“美丽家园”36个。强力推进“垃圾清理”,创新“红蓝旗”制度,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9.95吨。
徜徉白沙大地,城市与乡村宛如一枝并蒂莲,花开两处各芬芳:城区内,立体路网内通外联,公园绿地相映成趣,高楼林立设施齐全,城市品质功能正加速升级;乡村里,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大道四通八达,游人如织处处和谐,一个个美丽乡村正在崛起……
文旅融合促发展
千年文化唐诗路,百年繁盛“小香港”。白沙镇,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白沙镇自东汉而兴起,北宋而得名,明清而繁荣,重庆作为陪都的抗战时期最为突出,素以文化繁盛而闻名于世。
2022年,白沙镇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小镇项目名录。《“非遗+文旅”“醉”美白沙古镇乡愁之旅》获重庆2022年度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优秀案例。《鹅公小学:杂耍技艺进校园》获评重庆市2022年度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白沙镇大力发展文旅影视产业,启动摄影棚建设前期工作,全年接待服务影视剧组20余次,积极配合《回来的女儿》《风过耳》《尘封十三载》等11部影视作品在白沙轮渡码头、火车站等地取景拍摄。修缮东华古街,投资500余万元修建风雨廊桥4座。中师陈列馆挂牌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纳入江津区干部培训和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名录,并与重庆师范大学签订实践与就业基地协议。
打造“银发、研学、文化、影视、乡村游”为主的多条古镇精品旅游线路。全年接待各级领导和考察团队100余次,为3000余人提供讲解服务,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消费超300万元。白沙镇将一个个文化旅游节点串珠成链,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文旅体系,既振兴了乡村产业,又促进了城镇文旅产业发展。
公共文体服务亮点纷呈。新增体育健身场地10个。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文化进万家”系列展演活动20余场。组织漫画、书法、广场舞、“遗韵新曲、传承白沙”市级非遗龙风筝制作技艺等免费培训班20余场。拍摄非遗传承人视频5部。新增图书700余册,完成送文化下乡活动96场。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20余场。
漫步白沙,四季花海,时光更迭至美不变;文旅商业街,市列珠玑,繁华万象;赏长江、品小酒,又得浮生半日闲……鲁能美丽乡村、一亩三分地、东华古街、黑石山景区、聚奎书院、中师陈列馆、张爷庙、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总部园区、老白沙影视基地和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为小镇带来更丰富多彩的美好文旅生活。
本版图文由吕晓 朱虹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