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40 作者:黄昌怀 魏欣2023年02月01日
新年伊始,万物勃发。走进全国花椒第一镇——先锋镇,沿着鹤山坪一条缤纷的彩虹大道蜿蜒而上,道路两旁万亩花椒星罗棋布,特色小院小景散发着动人的“烟火气”…… 一幅“远看有乡愁、近看有巧思”的美丽风情画卷徐徐展开。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先锋镇的发展令人欣喜,丰硕成果催人奋进。2022年,先锋镇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产业乡镇,重庆市“互联网小镇(村)”;保坪村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被命名为重庆市卫生村;椒乡社区、夹滩社区成功申报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
2022年,先锋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全镇GDP预计实现23.6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10.07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预计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工业预计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2%;第三产业预计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3.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4662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5915元。
延长产业链条 做强花椒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22年,先锋镇以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为统揽,持续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抓主导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品牌化三个方向下功夫,打造“花椒全产业链特色镇”,不断做大做强花椒产业,以产业领跑乡村振兴。
“花椒是先锋的特色产业,也是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富民产业。”先锋镇党委书记曾祥敏说。去年,先锋镇在缜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利用花椒产业优势和绣庄村地利优势,建设仓储保鲜冷链项目,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延长花椒产业链条。
据悉,该项目采用“政府引导、村居联建、公司运营、按股分红”的模式运作。全镇10个村(社区)均投资入股,成立村集体联合公司——江津区正屹实业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运营。
各村(社区)入股投资金额根据各村(社区)实力而定。有出资百万的大股东,也有投入数万的小股东。各村(社区)共筹集基金322万元。拿着这笔资金,先锋镇又整合上级补助488万元,令总投资达到810万元。
目前,先锋镇已建成占地约11亩的仓储保鲜冷链项目。其中保鲜冻库6200立方米、物料转运场1800平方米、分级色选场1600平方米,购置色选机3台。
2022年,先锋镇仅花椒产业就实现集体增收、产业增效、社会服务、风险抵御、市场集聚“五大效益”。花椒收获后,先锋镇还隆重举行了2022年度“先锋榜”发布暨壮大集体经济分红仪式。正式投产当年,正屹公司实现营收80万元。仪式上,公司拿出33.26万元进行首次分红。按照入股比例,出资最多的村分红资金达到了10万元以上,年收益率最高达16%。
在收益分配上,先锋镇采取“村建企业经营、收益归集体”的方式,即由镇建设、正屹公司负责日常管理、所得收益15%将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5%帮扶部分困难群众,80%将留存集体经济账户,用于后期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一次输血”向“长效造血”的转变,开辟一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行得通、靠得住、能稳定、可持续”的新路径。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果转化,做大做强绿色花椒产业,延伸花椒产业链,做好‘花椒+’文章,推动花椒一二三产全面融合,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曾祥敏说。
盘活“闲置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
先锋镇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全区2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镇之一,已成功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江津唯一)。能够获得这样高的荣誉,先锋镇究竟好在哪里?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是关键。
走进保坪村胡家岗大院,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民房清爽敞亮,一草一木、一庭一院皆成风景,田园风光、乡土乡愁扑面而来,这是该镇打造的“九院九景”其中一个大院。
“脚下的石板路,都是我们拆除旧房、自愿捐献的老石头铺成的。”村民曾维英说,以前的农家小院大多闲置、杂乱,在“九院九景”打造中,镇里根据群众意愿,为大家规划了微田园、微景观,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
在这些古香古色的院落景致周边,一家装潢时尚的咖啡馆散发出浓郁的都市气息,吸引了往来游人驻足。村民施朝秀介绍,咖啡馆所在地原是一片闲置荒地,涉及10多户农户,过去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为把“沉睡的资源”成功转化为发展资本,村集体公司租赁农户闲置农房,引进具有经营乡村经验的邑升禾瑞(成都)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合股联营形式,积极打造出了网红“牛棚火锅”“乡村咖啡厅”。
“我们围绕花椒主导产业和乡村美丽经济做文章,探索出一条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的新路子,加快推进村级发展由‘传统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先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章军介绍,鹤山坪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整治“九院九景”“四边十里”的格局初步形成。闲置资产有效利用,从点、线、面上开展乡村经营,雨仙农谷、梦田农庄、椒乡小院、乡村咖啡馆等有序营业,基本实现院院有业态。
推行“院落制”模式 提升治理能力
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社会治理包含方方面面,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所有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情,都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你摆事实,我摆事实,众人评判论是非;长话短说,废话少说,讲明道理都开心。去年12月下旬,先锋镇保坪村胡家岗大院“讲理坝”又开讲了,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民们坐在一起,商议元旦春节期间如何扮靓乡村迎游客。
“讲理坝”所在位置本是两户人家土地交界处,因边界模糊,常起纠纷。村委出面调解和解后,农户自愿捐出改建为公共活动场所。平时用于休闲,如果邻里间有小矛盾就带上板凳到这里说事评理。
胡家岗大院“讲理坝”是先锋镇乡村治理的一种好方法。作为江津区乡村振兴体系建设示范镇,为破解“村大面广难治”“户散人少难管”等基层治理堵点难点,先锋镇坚持党建引领下的书记治村、院贤治院,建立“院落制”管理体系,根据人口聚居密度、院落自然分布情况、通行方便程度等,将全镇划分为481个“院落”,由各村(社区)书记兼任本村总院贤,在各“院落”选举德高望重、有一定组织能力,能以身作则、团结邻里和家庭家风、卫生习惯较好的乡贤能人和党员担任院贤,引导督促本院村民执行村规民约,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治安稳控、环境卫生等方面差别化治理。通过选“院贤能人”、树“院规院训”、设“讲理堂坝”等措施,先锋镇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目前,先锋镇共设置“讲理院坝”18个,作为宣传政策、议事协商、调解纠纷、主题活动等的固定场所,实行“大院事大院说、大院纠纷大院解、大院活动大院搞”,由院长现场宣讲政策内涵、调解邻里纠纷,促进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
与此同时,先锋镇还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推广“四破四变”垃圾清运模式,健全完善院长制、评比制、积分兑换、红黑榜等常态长效机制,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3年,先锋镇将紧扣“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紧紧围绕“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力推进项目建设、聚力抓好城乡建设、聚力改善生态环境、聚力保障安全稳定、聚力增进民生福祉”6个方面,把先锋建设成为产城景高度融合的“三产融合新城、城郊休闲花园”,推动全国花椒第一镇在全区乃至全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领”先锋。
本版图文由黄昌怀 魏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