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43 作者:2023年02月01日
2022年,西湖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工作,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成绩斐然——
突出以点带线,穿线成片,辐射全镇乡村旅游发展,西湖镇骆来村成功获评重庆市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狠抓项目促发展,获得市水利局三峡后续项目资金1900万元,争取到百燕桥边水库工程总投入14000万元。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西湖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市政府表彰通报,获180万元资金奖励。扎实推动乡村治理,因户施策,推动“积分制”落地落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推进作风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喜人的“十大亮点”。
切实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
西湖镇坚持政治建设摆首位,2022年先后4次召开党委会研究有关配优配强村(社区)干部,组织工作提档升级方案举措等,邀请村(社区)党委书记列席镇党委会,班子成员下沉列席村(社区)党委会,切实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聚人才增合力。坚持镇党委书记亲手抓亲自管,党委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制定以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育计划为主题的人才工作项目实施方案。全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专题讲座3期,依托“党课开讲啦·书记讲坛”开展人才教育培训5期,参训人员300余名,并建立致富带头人台账,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为全面加快西湖镇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务实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监测帮扶守底线。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四提三改”等专项行动,全力实施网格化监管,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真正做到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切实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注重加强行业部门数据对比,及时核检预警信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现实监测脱贫户706户2257人,边缘易致贫户18户30人,风险未消除对象9户16人。对照市区督查、检查反馈的各类问题,共发现梳理各类问题65个,按照动态清零机制整改率达100%。
扎实发展特色产业
累积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个、富硒食品认证14个、绿色食品认证23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其中“红肉脐橙”柑橘获第二届“三峡杯”脐橙类金奖,“青泊卡拉卡拉”获评重庆名牌农产品,关胜村富硒大米获评“中国富硒好米”,青泊村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围绕全镇产业现状和资源禀赋,拟定60余个配套产业发展项目,概算投资金额0.7亿元,已获批茶叶加工等项目19个,争取上级资金541.259万元,项目完工率100%。
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持续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已完成农用地安全利用2066.5亩,实施河坝、关胜、百燕高标准农田建设10000亩,另申报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亩,完成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923.5亩。
扎实抓好耕地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相关要求,通过拆除整改、“进出平衡”等方式,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完成全部图斑整改工作554亩;完成耕地缺口恢复补足1897亩(其中通过区级验收1196亩)。
严格落实撂荒地整治行动。建立“驻村工作组领导+驻村工作组干部+村居干部+村民小组长”四级干部包村包组包地块责任体系,落实撂荒地整治责任。目前,已复耕769.98亩。
优化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不断完善交通网络。2022年实施农村公路项目5.5公里,累计实施304公里。完成新建硬化生产便道14公里,西湖镇第三垃圾焚烧厂周边以及垃圾运输沿线环境整治及改善项目(一标段)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全力完善安保设施,骆来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进场施工,预计2023年11月完工。
市政设施更加齐备。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项目,累计安装污水管网24.79公里,并完善安全标识、导气管、检查井等设施设备安装。新增农村垃圾收储设备637个,完成穿场过镇道路安装人行护栏1.5公里。
基础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加大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鼓励“网络进农家”“农村文化娱乐室”等项目实施,镇村环境焕然一新。
全域社会事业向好发展
救助体系全面覆盖。落实城乡低保、特困、残疾、临时救助、高龄补贴、退役军人优抚对象补贴等工作,救济保障困难群众3000余人,发放资金2730余万元;实行中心敬老院、社会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村互助养老点等养老模式并行,养老服务村居覆盖率100%。
多举措推动稳岗就业。多措并举实现新增就业818人,失业再就业235人,困难人员就业134人,新开发就业困难人员非全日制公益岗64人,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900余人稳定就业。落实小额就业贷款500多万元,针对农户技能需求,开展就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5场次,输送培训学员600余人次。
坚决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全面摸清底数,加大对周边群众搬迁政策宣传引导力度,逐步销号地灾隐患。全镇3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已安装智能化监测设备,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险情。
强化值班值守,层层压实责任,做实防汛抗旱防御工作。水库、水厂、山坪塘等均逐一落实管护责任人,实施24小时值班管控。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定期开展雨前、雨中和雨后巡查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做好山洪灾害重点区域、水库、山坪塘等涉水区域灾害应对处置工作。
加强源头管控,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防线。强化“五级防控”巡查制度执行,开展巡护巡查。2022年以来,西湖镇无较大火情发生,支援支坪镇、贾嗣镇灭火工作10余起,出动应急救援人员300余人次。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治,推动“十五条硬措施”落实落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焕发社会基层治理活力
以自治文化激发社会活力。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落实好“四议两公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完成镇村综治中心建设实体化运行,8支村居义务巡逻队强化夜间巡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法治文化化解基层矛盾。抓实“法律五进”宣传工作,督促法律顾问履职尽责。充实完善调解员队伍,推进大调解行动见实效。抓好源头防范、风险研判、稳控化解三个关键,“对账销号”“清仓见底”,确保信访积案化解率100%。
以德治文化发挥榜样作用。讲好乡村故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讲公德、守道德、扬美德,结合“积分制”工作,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等民间道德模范6名,评选“最美家庭”8户。举办送文化下乡、端午节包粽子比赛等活动40场次。
生态宜居乡村再换新颜
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环保执法,深入整治违法排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常态化推进河流综合治理,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广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全面提升群众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共建的良好氛围。
水更绿,山更美,路更畅,乡村更美丽。将“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镇级专题工作会,务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改善乡村外部环境。
精神面貌大幅改善。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升级站所服务职能,配备优质服务设施,文明城区创建初显成效,呈现出“美丽乡村、魅力西湖”和谐发展新风貌。
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
法治建设有效推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切实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审查,因地制宜谋划推动西湖全面发展。
能力素质显著提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书记讲坛”“西湖青年大讲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为载体,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洗礼,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本版图文由叶立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