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旅游委 汇担当实干之力 谱文体旅发展新篇

版次:15    作者:陈婷、杨雪莹、姚维维2025年01月14日

魅力江津欢迎八方来客 谭文奇 摄

2024重庆江津东方爱情马拉松激情开跑

江津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小彩龙舞精彩纷呈

区博物馆文创空间展示丰富的文创产品

江津区应急广播指挥中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区文化旅游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系统推进建设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谱写了江津文体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稳进向好

公共文体设施日趋完善。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个、国家二级博物馆2个,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30处。建成镇街体育公园、“一江两岸”智慧健身长廊等便民体育健身场地,“15分钟健身圈”城市社区覆盖率达100%。全区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增至1521.72平方米,均位居全市前列。

公共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打造全国首个以“爱情”为主题的马拉松赛事活动“重庆江津东方爱情马拉松”,举办南京内学院旧址《奋进的力量——江津人的家国情怀》原创展览,聚焦提升“1+N”红色文化品牌活动效应。承办国家级、市级文体活动40余场,组织区级文体品牌活动250余场,开展“一镇一品”群众文化活动18场,提供免费开放服务1000场,服务群众超100万人次,“文化事业发展”指标全年各季度均为A档。

文艺精品创作再获佳绩。持续开展“滨江之夏”等演出活动,打响“渝派津字号”文艺品牌。选送优秀歌舞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11个、省市级奖项33个,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受邀参加国家级展览7次、省市级展览37次。3部文字作品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江津区石蟆镇石蟆口社区入选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江津区代表团参加市七运会荣获“突出贡献奖”,其中青少年组获83金64银65铜,取得历届最好成绩。建成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特色学校23所,输送运动员获世界级、国家级体育赛事金牌9枚,向国家集训队、市专业队输送队员37人,开展2024江津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材行动培育86人。

行业治理效能全面加强。推进行业审批、复核,新增个体市场8家,服务企业开办50余次,审查统计直报文化经营场所159家,审批许可经营性演出12件,安全演出近百场次。开展旅游乱象等专项行动9次,联合执法12次,共计出动执法人员2400人次、执法检查1289家次,确保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

文物保护管理不断加强。圆满完成市级“四普”试点任务。实施、储备文物保护展示项目14个,完成聂荣臻故居等保护修缮工程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好率达100%,文物保护单位巡查达标率达100%。开展白沙王政平民居、梧桐土遗址申报第四批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工作,开展灰千岩岩画、石佛寺遗址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期工作。

文化遗产活化持续深入。扎实推进区级自选重点改革项目“推动传统庄园保护利用”。依托聂荣臻故里、会龙庄等文物保护单位,打造文物主题游径、融合“行走的思政课”创新模式。以点带面将江公享堂打造成江津诗书画院,将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打造成潘昭亮雕刻工作室,将乐善堂打造成重庆善堂中医药博物馆,将粮食堆积所旧址打造成江记民生酒铺,让“老建筑”融入城市更新中。

非遗保护传承更加活跃。打造“非遗+景区”新业态,举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津区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等非遗活动20余场,非遗短视频《彩龙翻腾贺新春 江津邀您过大年——江津小彩龙》入选2024非遗影像展十大推荐作品,中山镇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剪纸进校园》案例荣获2024年度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文体旅产业纵深发展“出圈”出彩

2024年,对于江津文体旅而言,是奋进之年,亦是变革之年。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21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0.19%,接待游客总花费120.98亿元,同比增长13.69%。这一年——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召开202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宿产业发展联盟大会暨第二届四面山民宿产业发展大会,评定“川渝美宿”品牌民宿32家,签约项目16个。协同创建川渝毗邻合作平台及活动共享机制,加快落地川渝“一卡通”,加入“川渝石窟寺联盟”。举办“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共建共享活动、川渝文博场馆联合展览展示系列活动,加入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联盟,联合泸州、宜宾等地推出精品旅游线路10余条,其中江津“1314”自驾游环线获评“2024年川渝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策划包装长江文化公园(江津段)等重点项目6个。开展四面山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等招商引资活动,吸引考察团队、意向企业20余家,储备项目20余个。推选江小白·金色黄庄获全市“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项目”,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获评第三批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吴滩镇郎家村获评第四批市级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

文体旅融合发展美美与共。推进数字文旅建设。推进农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开放白沙工业园韩氏瓦缸酿造生态文化体验园,借力赛事活动打造文旅惠民集市,举办2024年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江津四面山站)等国家级体旅精品赛事7场。

品牌传播效力更加凸显。发布江津文旅IP“江公子”,累计生产文创产品10种3300件,“时光梅酒”获评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参加2024“重庆好礼”活动获1金3银1铜及1个外事礼品的佳绩。推出《探索新境·江津篇》4条主题线路,打造“渝味360碗”江津品鉴线路,持续提升“江津酸菜鱼”等8道“渝味360碗”菜品及7家体验店、示范店品牌影响力。开通“江津文旅”抖音官方账号,打造江津文体旅宣传矩阵,国家级、市级媒体报道江津文体旅1180余篇次,累计阅读量超2200万人次。

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凝心聚力

试点工作推进有序。全面完成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任务,制定出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起四级运维体系。巩固“两环一链”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行政村通达率100%。全面完成2200处应急广播终端升级改造,建设15处可视化视播一体终端。全覆盖建设301个村级广播室,应急广播播出和接收覆盖率均达到100%。

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坚持开展每季度专项检查、每月隐患排查、每周情况调度。完成江津区应急广播系统第二级等级保护项目和机房搬迁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广电“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活动,已完成27个养老机构、251个终端的接入。

媒体融合成效明显。开展“聚焦江津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等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2024年共刊发各类主题稿件4万余条。江津网络问政平台全年累计接收网民反映事项诉求1660件,办结回复率超过98%,栏目产品《今日关注:别让乡风困于酒席饭局间》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推出“行走的思政课”、第十九届中山古镇“千米长宴”非遗民俗文化季等热点活动,实现文体旅与广电视听深度对接融合。

奋楫新征程,凝心再出发。当下,江津文体旅产业正按下融合“快进键”,驶入发展“快车道”,万千游客邂逅的最美江津画卷正缓缓展开!

本版图文由陈婷、杨雪莹、姚维维提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6

  • 47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