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同行,“数字”赋能城市治理 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江津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工作迭代升级纪实

版次:18    作者:廖洋、叶媛媛2025年01月14日

城市生命体征感知建设情况

江津区数字重庆建设工作推进会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交易专区落户江津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江站

建设数字重庆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的有力行动,也是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

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以及推进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和科学统筹下,区数建办聚焦推动重点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做到了与“数”同行,跑出了江津城市现代化治理“加速度”。

过去一年,全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有何亮点?

亮点一: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交易专区落地

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交易专区落户江津,与重庆西部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公司签订“重庆市低空经济数据交易专区合作框架协议”。

亮点二: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江津专区获批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官方网站江津专区页面已正式上线,目前已成功与北京超图、微链道爱、卓创资讯等龙头数商达成合作,已上架高质量数据产品31件,成功交易商品2件。

亮点三:数据治理合格率处于全市前列

数据归集由增量到提质转变,在全市率先完成非涉密存量应用系统数据全量接入,累计归集公共数据4940类2.5亿条,数据治理合格率由60%提升至100%。

亮点四:自主谋划应用取得改革创新成果

进入区县“一本账”并开发上线3个应用,其中“医保·全民参保一件事”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成为市级典型应用全面推广,41个区县已实际使用“参保登记”业务模块。

亮点五:应用贯通实战能力明显提升

承接市级跑道70条,子跑道255条,贯通各类应用158个,贯通自主谋划区级高频多跨事件329件,平台全年处置事件9574件。

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关键在干。过去一年,围绕各项重点工作我们怎么干的,干得如何?

筑牢数字发展底座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底座,是服务数字重庆建设的“新基建”。

过去一年,我区加快建设视联网。完成区级视联网平台建设和全区应急、消防、水利等38个区级部门、30个镇街共68个视联网建设点位安装,实现市-区-镇街三级互联互通。

“我们聚焦城市公共安全,推进重点领域感知设备规划建设。”区数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针对城市内涝点、公厕化粪池、城市桥隧等重点部位新建前端感知设备60个,有效提升城市重点部位感知预警能力。同时,围绕重点领域规划摄像头、烟感、应急广播等感知设备4700余个,将按照急用先行原则逐步推进建设。

扎实推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区累计建成4G基站11600余个,5G基站4900余个,基本实现4G信号全覆盖,城镇建成区及部分重点区域5G信号全覆盖,各行政村5G“点亮”率达100%……

此外,我区还前瞻布局实施区域算力网,携手中国移动打造团结湖AI智能算力中心,总规模约4000P,一期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

聚焦“三项核心绩效” 数字化改革成果显现

数字化改革,核心业务梳理和数据归集是首要基础。

过去一年,我区六大应用系统专题组统筹强化核心业务精准动态梳理工作,全面开展在线编目,梳理核心业务324项,业务事项1.2万项,查找问题433项,形成改革措施116条。同时,承接市级部门下沉业务事项1.8万项。

“我们完成了城管、应急、卫生等公共数据编目4940类,归集数据量2.5亿条,数据治理合格率100%,数据归集量暂列全市第四。”区数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区归集“水电气讯路桥隧轨”等城市体征数据450万余条,开展全区感知资源清查摸底,接入15家单位物联感知设备382781个,包含定位终端、空气气象监测站、水质仪等55类物联模型,水质分析仪、总氮水质分析仪、水分析变送器等71类物联感知设备……

高效推动应用谋划建设,累计谋划“一件事”应用48个,已编制三张清单并推进全部或部分程序性审查的应用共有9个,其中数字法治组4个、数字社会组3个、数字政务组2个。进入区县应用“一本账”并上架运行的特色应用3个,其中“社会·医保全民参保”在全市推广使用,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加快两级治理中心建设 实战能力有效提升

上下贯通、横向协同,是治理中心的能力属性。

过去一年,我区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完善,建立完善治理中心专班工作机制、治理中心建设运行机制及板块跑道建设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区带镇街工作机制,推动市区治理中心“八大板块”与镇街“四大板块”贯通衔接,形成权责清晰、多跨协同、平战结合、反应迅速的运行格局。

“在感知预警能力方面,持续推进指标体系建设,目前成效显著。”区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区全量承接市级下沉体征指标267项,接入体征指标4799项,设置阈值2322项,占比53%;KPI指标上屏1064项,75%的KPI指标实现维度挂接,促进风险早感知、早预警、早处置。此外,已贯通的158个应用中,市级一本账应用112个、区县应用46个……

令人欣喜的是,2024年,我区数字化指挥调度成效显著,先后接入公安情指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林业森林草原防火监控、城管运管服等指挥调度系统8个;实现渝快政、视联网、无人机、5G融合通信等多种数字指挥调度模式汇聚,可开展“市-区-镇-村社-网格”远程音视频五级数字化调度,有力支撑全域应急指挥调度。区级部门联合开展防汛抗旱、森林火险、地灾避险等应急指挥调度演练11次,有力支撑全域应急指挥调度。

提升数字赋能实效 基层治理增“数”增“智”

闭环、高效、精准,是基层治理执行末端的应有之义。

过去一年,我区聚焦数字赋能,全方位推动基层智治平台迭代升级。一方面,重点数据一屏统览,搭建起连通全区重点单位的视联网,打通市—区—镇(街道)三级信息脉络,辖区重点人员、关键点位、应急力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目标任务一体联动,指导各镇(街道)精细梳理核心业务,优化整合跑道,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构建起科学量化、条理清晰的工作体系。此外,突发事件一键响应体系逐步成型,通过构建“空—地—人”立体感知网络,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快处置。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更要突出实战实效,在这一层面,我们取得的成绩同样亮眼。”区基层智治专题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为民服务上,对辖区8.9万余名“一老一小”等重点人员给予周期性关怀与常态化照料,网格累计上报事件18.6万件,动态办结率达100%;承接市级下沉市场主体数据2.19万条,成功协助解决544个企业运营难题、化解180个生产要素堵点;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排查风险,指导镇街编制149个数字化应急预案,让应急处突一键开启、高效执行。

强化AI赋能支撑 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数字时代应“数”而生,顺“数”可为。

2024年,我区持续强化AI赋能城市治理能力,丰富AI算法库,集成井盖异常、人脸识别等AI算法16类。“区城市管理局采用前端摄像头+AI算法赋能车辆违规停放、无照经营游商等场景执法监管,累计推送处置案件2万余件。”区数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应急管理局采用“车辆类型识别、车牌号智能识别”算法,接入“两客一危”电子运单信息,全流程监控柴油运输车辆行驶路线,提升柴油流向监管能力。

此外,还积极推广“渝快办”。新版“渝快办”上线运行,1435个公共服务办理事项上线运行,累计线上办件1.3万件,线上办理率达65%,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行。

构建数字产业新格局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

过去一年,我区坚持数字重庆建设和数据产业发展两手抓,创新采取引入社会资源投资等方式促进我区数据产业发展。

2024年,我区积极谋划项目机会清单,围绕数字经济谋划“江津区双福国际农贸城数字化联合运营”“江津区虚拟产业园建设及联合运营”等5个数据产业类项目机会清单,均被市政府办公厅采纳并面向社会发布。

“我们还积极谋划数据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区区位、产业、人才等相关优势,研究制定印发《江津区建设人工智能(上游)服务型产业基地工作方案》。” 区数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我区明确“发展数据标注产业+算力服务产业”新发展思路,积极争取申请超长期国债打造形成“万人以上数据标注产业+算力服务+数据交易+中下游产业生态+基金投资”的人工智能上游服务型产业运营聚集区。

不仅如此,我区在积极谋划数据要素作用发挥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在2024年,先后获批成立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江津专区。目前已成功与北京超图、微链道爱、卓创资讯、欧冶云商、罗普特等龙头数商达成合作,形成了“低空经济、大模型与智能体、企业个性数据、大宗商品数据”等四大细分发展领域,已上架高质量数据产品31件,成功交易数据产品2件。

突出三大体系建设 提升部门履职能力

唯有打好组合拳,数字重庆建设才能形成“战斗力”。

过去一年,我区数字化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在组建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的基础上,2024年成立了三级治理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建立了以区领导任板块长的板块跑道建设组织构架体系,通过领导加强调度,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积极响应、共同参与,逐步构建起推动数字化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我区数字化知识体系构建更牢固了。”区数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区针对核心业务梳理、KPI体征指标接入、多跨事件谋划配置等重点难点,组织开展培训40余场1500余人次,培训覆盖六大应用专题组、八大板块单位和镇街指挥中心等单位骨干力量。

现代化新重庆枢纽城建设需要强大的动力引擎,数字化作为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和基础设施,毫无疑问就是当前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新引擎。

区数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全面聚焦群众新需求,主动塑造变革新优势,直面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以不胜不休的坚韧毅力,聚焦改革发展急需、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堵点难点卡点,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提质增效、整体跃升,加快打造更多具有江津辨识度的实战应用成果,全力推动数字重庆建设江津实践走深走实。

本版图文由廖洋、叶媛媛提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6

  • 47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