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28 作者:廖洋、廖秋平、王笑伊、刘原原2025年01月14日
蓬勃发展的德感工业园
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达效
重庆港江津港区兰家沱作业区一期改建工程竣工投用
全市首个金融机构与区级层面合作的“整园授信”项目签约现场
主动靠前服务,精准破解项目建设难题
“企业家下午茶”政企共叙发展蓝图
粮食“产销一体化”加速打造大宗粮油生产交易聚集区
重庆耐世特REPS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重齿公司质检员正在检测产品质量
江增重工“传帮带”加速人才技能代际传承
益海嘉里国家级智能工厂
奥赛能涡轮增压工人正在检查消音器U型压力计运行情况
对接洽谈、跟进签约,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主动作为、夯实基础,要素保障下好“先手棋”;机器轰鸣、马力开足,车间生产按下“快进键”;智能升级、绿色转型,产业发展打好“主动仗”……2024年,德感工业园始终坚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逐步形成“经济体量有地位、产业结构有特色、发展态势有韧性”的良好发展格局。
数字是发展的最好注脚。这一年,德感工业园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厚重答卷——
园区内聚集各类市场主体283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8家,累计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2家、中国500强投资企业15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15.7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1亿元,同比增长8.5%。
因“链”而谋 聚焦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长度”
2024年7月12日,在德感工业园投资推介会上,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这次“携手”拓宽了德感工业园在研究和试验、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
去年以来,德感工业园坚持狠抓招商扩大增量,发展后劲更加充足。累计签约项目53个,协议引资137.56亿元,其中,新签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项目11个,协议引资44.7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项目18个,协议引资50.94亿元;山地丘陵智慧农机项目3个,协议引资1.16亿元。
“项目引进来,还要落下去,更要动起来。”德感工业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工业园紧盯进度目标,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4年4月开工的坤煌实业产业综合体六期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年内投产;
2024年5月开工的宏欣科技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年产汽摩配件150万套;
重庆耐世特REPS(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生产基地项目完成第二批设备安装;
……
回望2024年的德感工业园,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新开工磁器口调味品等项目15个,北冰洋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德感工业园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现已入驻投产益海嘉里、中粮、鲁花、广州双桥等知名企业,产品涵盖粮油、火锅食材及调味品、预制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果蔬中药等诸多门类,培育打造桥头、肖佬五、思米达、麻爪爪、北冰洋等单品爆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全年规上产值200亿元,占全区比重超90%,获评全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园区6家企业获评不同类别“十佳企业”。
顺“链”而为 聚焦精准培育拓展产业链“广度”
2024年7月,市经济信息委公布2024年“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位于德感工业园的重庆耐世特转向系统有限公司、重庆江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建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榜上有名。
“瞪羚”企业是新经济发展重要的风向标,也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德感工业园聚焦“五大倍增”行动,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从产业扶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新认定江增重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齿公司船海装备齿轮传动数智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重庆市工业设计中心。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终成效在于“用”。
德感工业园积极协调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以及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重齿公司开发新产品近150项,大扭矩同轴双离合器软接排技术、永磁半直驱集成技术、滑动轴承技术、机电液控系统集成技术在船舶、冶金、建材、风电等行业产品上推广运用,其中首台2500kW半直驱密炼机减速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江增重工取得授权专利91项,成功突破了电动复合轴系设计、低速机大流量压气机和涡轮气动设计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国产LNG再液化装备“卡脖子”问题,并自主研制出国内最大尺寸低速机增压器CTA230;
中冶赛迪装备自主研制的CHSCD型钢矫直机与STD装备成功入选《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2024年版)》,轨梁轧制科技成果荣登“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牵头研究的“高性能特殊钢高速柔性轧制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智展齿轮为C919大飞机配套生产的CQ352型齿轮箱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名单;
汇田机械研发生产的3款枝条切碎机入选市级农机装备优势产品推广目录;
博力生物代表中国企业首次斩获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宠物用品展览会新产品创新一等奖;
三峡油漆研发出火都点不燃的新型环保油漆;
……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去年以来,德感工业园坚持狠抓存量深挖潜力,发展质效更加彰显。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参与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其中亩均产值、亩均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均居全区第一位。
令人欣喜的是,在全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评选中,重庆耐世特成功入选亩均效益领跑者企业。
应“链”而动 聚焦服务保障挖掘产业链“深度”
营商环境是衡量园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德感工业园依托“企业码上服务”“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平台,持续迭代服务机制,为企业建立起“一对一”无障碍沟通服务桥梁,帮助企业争取金融和政策帮扶。
2024年,德感工业园企业服务成效颇丰、硕果累累。新认定重庆市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市级“瞪羚”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重庆市数字化车间2个;累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13.5亿元,占全区比重达93.7%,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技改项目备案登记涵盖企业68家,预计总投资19.2亿元,同比增长75.18%。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园区平台公司津工工贸集团坚定不移开展国企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化转型道路。聚焦企业需求,通过搭建MRO工业品集采平台、提供工业品代采供应链服务等方式,2024年累计合同金额5000余万元,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11.47%,帮助智展等企业实现产能产值提升近亿元。夯实金融保障,落地全市首个金融机构与区级层面合作的粮油农产品“整园授信”项目,为平台国企和园区企业提供不低于50亿元的授信支持。有效补链强链,投资食品及农产品辐照中心项目,投产后可为园区食品企业提供30000吨/年辐照能力,目前已确定6000吨/年辐照加工订单需求,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园区还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遍访规上工业企业行动,持续开展“企业家下午茶”和“企业家联谊会”活动,针对重点企业,深入开展调研摸底,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政策。2024年共协调解决人力资源、社会保险、融资信贷等问题300余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此外,绿色发展也是德感工业园的重要底色。2024年,园区顺利通过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成功创建“无废园区”,23家企业成功创建“无废工厂”,三峡油漆、太极中药二厂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
聚焦新定位、展现新作为。新的一年,德感工业园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产业定位,锚定目标、精准发力,在江津工业园党工委的统筹领导下,以“1241”工作思路为抓手,全面落实江津区打造一流工业园区动员大会部署,升级打造“3.0版本”新型园区,即紧盯高质量建设德感消费品产业城一个目标,聚焦粮油食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聚力建设四个集聚区(大宗粮油生产交易聚集区、食品农产品加工聚集区、能源动力装备集聚区、智能精密制造集聚区),打造一个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园区产业能级,为江津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贡献力量。
本版文字由廖洋、廖秋平、王笑伊、刘原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