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版次:46 作者:江波、戴杰灿2025年01月14日
美丽嘉平新图景
迎新春写春联活动
网格治理筑牢“安全网”
茶园采茶忙
为缺水群众送水
开展安全检查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
回眸2024年,嘉平镇足音铿锵。全体干群围绕“特色茶果之乡,山水宜居小镇”发展目标,大力实施“1234”发展思路,锐意进取,苦干实干,砥砺奋进。
这一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2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18元,同比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33元,同比增长6.3%,各项指标均按序时进度推进。
这一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一曲高质量发展乐章,在这里铿锵奏响。
党建统领
凝心聚力奏响“奋进调”
2024年,嘉平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稳步推进“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聚焦“固垒领航”专项行动,持续擦亮“紫荆+”党建品牌,激发思想文化源头活力,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引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固本强基筑牢战斗堡垒。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1名;投资220余万元建成笋溪村便民服务中心并顺利启用;投入56万余元全面完成天水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天水、笋溪、大垭清廉村居建设率先验收达标;全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80万元。推进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开展“一创三晒五评”活动,树立党员先锋岗45个,培育各领域党员带头人50余名。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防火、防汛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充分彰显党员责任与担当。
凝心聚力高擎思想旗帜。举办“猫山论鉴”活动,丰富“紫荆夜校”形式,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打造“紫荆漫话”特色宣讲品牌,9支“紫荆小喇叭”基层宣讲队累计宣讲300余场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实施大操大办滥办“酒席”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做好各类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工作,评选出“最美嘉平人”10名。依托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投资20余万元建成乡村文化大舞台,打造群众文化阵地。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善为善治实现乡村蝶变。天水村、笋溪村2个“和美乡村”达标村成功创建以及3个“巴渝和美院落”惊艳亮相,处处彰显乡村和谐之美。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90余次,清理整治公路沿线杂草垃圾200余公里,规整乱堆乱放房屋30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80余吨。庭院经济有声有色,依据农户条件统一规划“小菜园、小果园、小圈舍”,引导种植油葵、食用菊花等经济作物,养殖家禽家畜,实现庭院美化与增收致富双赢。拓展“紫荆议站”经验做法,在边界地区与綦江区中峰镇联合打造“嘉峰议站”,成功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5起,为区域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产业发展
精耕细作奏响“富农曲”
“我们的目标,是依靠传统茶业,打造多业态共融共生的生态圈。”2024年,嘉平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处集茶叶加工、采茶制茶体验、茶艺表演、围炉煮茶等项目的“伴山茶庭”,引导传统乡村产业突破原有产业边界及束缚,形成优势资源相互结合、功能相互补充、效益相互促进的新模式,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无独有偶,嘉平镇大垭村以高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整合康养、休闲、避暑、采摘、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引进企业和村集体公司共同打造巴山心谷露营基地,2024年总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推动产业发展,方能在精耕细作中奏响“富农曲”。2024年,嘉平镇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生态农业,围绕猫山茶旅融合观光带、笋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紫荆高山生态康养带三个产业带,重点形成“3+2”产业发展格局。
茶果产业蓬勃发展。依托万亩生态茶园,不断更新茶叶品种和制茶工艺,形成以洞子茶厂、欧尔农业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销售鲜叶、入园务工等方式,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户嵌入茶产业链。以嘉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果满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大枣、李子、枇杷、樱桃、香桃、柑橘等小水果3500余亩,建成柑橘标准园700亩。发展猫山富硒西瓜超千亩,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育苗、统一培训、统一销售,年收益600余万元。
特色养殖与种植多点开花。大垭村推动“萤光点亮乡村行动”,实施“城市客户+合作社+养殖农户”模式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年均增加农户收入2000至4000元。重庆市大灰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铜鼓村流转土地100余亩,新建羊肚菌生产基地,年产值近百万元,正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生态鱼养殖360亩。壮大以枳壳、黄精、白及、重楼、杜仲为主要品种的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900余亩。探索实施“紫荆一号”优质藤椒为主的高山花椒改良计划,种植面积约1.2万亩,年产1000余吨,产值600余万元,全村户均增收4000元。
民生保障
温情守护奏响“幸福音”
2024年8月以来,嘉平镇出现持续干旱,各村农饮工程均以溪沟和山坪塘为水源地,受旱情影响,水源地蓄水量严重下降,各分散供水设施蓄水量不足,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2024年,全镇累计送水410吨、52车次,调剂用水176人次,解决410户1320人缺水问题。针对水源水量不足的饮水工程,采取错峰用水、定时放水蓄水,确保全镇人畜饮水安全。投入17万元实施紫荆村、寒坡村、月沱村农村供水工程净化设施设备项目,落实民生实事资金20万元实施水质提升项目。
全力落实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嘉平镇将笋溪河嘉平新区段综合治理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已完成笋溪河河道整治1.2公里。镇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4件。猫山沿线及镇内主要公路连接点提升项目,140盏太阳能路灯、20块指示牌已验收;月沱场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两座公厕维修,整治空地570平方米,新增16个停车位;农村供水水质提升项目,全镇7个农村饮水工程已完成维修改造;群众性文体活动方面,成功举办群众运动会和合唱比赛,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精准兜底各类群体需求。2024年,累计办理新增低保户、特困、临时困难救助等200余人,发放救助补贴超1000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设置养老互助点,加强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养老互助点建设运营,开展1中心1站点7互助点的养老服务,全年服务3000余人,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全覆盖。清平社区“渝馨家园”成功验收,持续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精准落实产业帮扶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到户产业奖补资金54.345万元,覆盖脱贫户302户1072人。全力保障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开发乡村振兴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00人次,社保系统公益性岗位67人次、监测帮扶岗位3个。继续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对4名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学生30名。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完成9112人的家庭医生签约,确保服务有质量。建立“两病”人员管理台账,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089人次。
平安法治
多措并举奏响“法治弦”
2024年12月,在嘉平镇花地沟段对某四轴罐车进行检查时发现,其运单显示7方30吨,可此重量与其车轮与地面接触的“4齿”状态严重不符。执法人员当即怀疑驾驶员提供的运单为假运单,该车涉嫌超限。
执法人员果断责令其就近过磅。经流动治超点检测,该四轴车核载31吨,实际总质量47吨。执法人员就近卸载后依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对车辆所属公司依法予以处罚。
这不是个例。2024年,嘉平镇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职责。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道路交通、燃气、烟花爆竹、危化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开展各类安全检查、督查200余次。组织安全应急演练7次。扎实开展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完善智治设施,进一步强化镇、村两级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设置9个调解委员会、1个驻派出所调解室,2024年全镇各调委会共调解录入案件175件,调解成功175件,调处成功率100%。
本版图文由江波、戴杰灿提供